臺灣第三季經濟成長率數據亮眼

2010-11-23 09:30     來源:中新社     編輯:程軼文

  臺灣“主計處”日前公佈了臺灣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達9.98%,數字亮眼。依估算若出口廠商能多增加一億美元以上訂單,則臺灣全年的經濟成長幅度將超過10%。臺灣媒體對其中兩岸開放的效果表示肯定。

  《中國時報》22日發表社論指出,雖然這樣的成長力道當然多少與2009年的頹勢有關,不宜解讀為“自此海內外情勢一片大好”的全面榮景,但就亞洲四小龍相比,臺灣的反彈力道次強(僅次於新加坡)、兩年間凈成長值8.55%,排名第二,這樣的表現應是值得肯定的。

  社論説,可喜的是臺灣的民間投資終於在沉寂甚久之後有振衰起疲之勢,而一改以往臺灣成長太過仰賴單一齣口引擎的病態格局。憂慮的是這些投資的成長也多集中于電子電機産業,其動能也是間接源於外銷訂單的成長。相對而言,當局過去兩年一再大聲呼喊的新興産業,卻是進展有限。

  社論指出,整體而言,“兩岸開放”這一條路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從消極面看,臺灣現在仰賴電子、電機、光學産品外銷的産業架構,必須要靠穩定的兩岸環境,鼓勵臺商根留臺灣,以避免廠商太過西進的傾斜。從積極面看,開展大陸板塊才能為臺灣帶來絕佳的佈局契機,為臺灣在ICT(資訊、通信和技術)傳統重點之外開闢第二春。

  中央社22日報道,今年1到10月,來臺旅客人數共450萬多人次,比去年同期成長27%;主要來臺旅客中,以馬來西亞成長83%最高,其次是大陸75%、韓國28%。

  《聯合報》的社論指出,一波觀光大潮正向臺灣推擁而來,如能及時掌握這個機遇,正迫切需要激勵的臺灣經濟,將獲得巨大的動力。應全面提升臺灣品質,打響臺灣的觀光品牌與口碑。

  社論説,自從開放大陸觀光客之後,觀光人數即與日俱增;不過年余,臺灣幾個最受歡迎的景點,如日月潭、阿里山、101大樓、故宮博物院等,陸客摩肩接踵,熱鬧非常。數月之後,將以商務人士為對象,廣開自由行之門,陸客將不再限定團進團出;屆時不僅上述景點,臺灣頗具吸引力的大街小巷、山城水涯,也可望出現同樣的盛況。大陸觀光客帶來的人潮、錢潮,幫助不小。如今觀光人數若能倍增,貢獻自將更大。(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