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絕地反擊 大宗商品衝高回落

2010-12-10 10: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美元上演的一齣絕地反擊的好戲,致使本已走高的大宗商品應聲而落:原油自90.76美元/桶的高位不僅回吐漲幅,且大幅收跌;倫銅見到9044美元/噸的歷史新高後瞬間滑落至8800美元/噸;其他諸如原糖、倫鋅等商品整體下挫也顯示美元與大宗商品的反向相關性明顯;國內方面,本已偏弱的眾商品在外盤走低壓力下,更是平開低走。那麼,後市商品將如何與美元博弈?

  美元指數12月3日大幅走低,跌破80點並觸及79.06點,這是11月23日以來新低。主要原因是美聯儲當天公佈的11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其疲弱遠超乎市場預期,使得市場對美聯儲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油然而生。由於失業率再度逼近兩位數,且當前基準利率已經在0-0.25%的低水準,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可能全額實施6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並第三次向市場注入流動性(QE3)。市場基於對美國高失業率和二次衰退的擔憂,促使美元指數當天直線下挫1.38%,並以11月16日的局部高位收盤,從而支撐大宗商品全線走強。

  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美元指數下挫至79點的支撐位時卻有跌不動的跡象,並且接下來的三個交易日呈現三連陽,何故?只要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揮之不去,歐元就不能完全走出下跌命運。日前歐盟財長會議上沒有新的重大決定,除了批准對愛爾蘭的救助計劃外,僅對“兩牙”提出的財政緊縮措施以及歐洲整體形勢進行了討論。歐盟財長會議無大作為,而美國三大評級機構隨時可重新對歐盟成員的主權債務進行評級,歐元區上方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威脅著歐元。CFT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對衝基金及大型金融機構等投機性投資者持有歐元期貨合約的多空頭寸基本持平,而5月份希臘深陷主權債務危機時點燃空頭情緒高漲並創下歷史新高的情況對比鮮明。因此,當前溫和的多空持倉對比,使得將來歐元一旦下挫必是順暢無比。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奧巴馬為了點燃投資者對美國後市經濟的信心,決定將布希政府時期的全部減免稅政策延長兩年,推動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吸引更多投資者涌入美元,短期內支撐美元指數走強。但是,美國鉅額赤字將對這一政策大打折扣,長期來看,未必支撐美元繼續走強。總體而言,兩大主流貨幣——美元和歐元各有各的問題,商品只能在夾縫中謀求平衡,這也是大宗商品日內過山車行情不斷上演的原因所在。

  國外比較“亂套”,國內也很“火爆”。10月份CPI上漲4.4%創25個月新高,政府組合拳鋪天蓋地襲來,提高期貨商品交易保證金、取消當日平倉優惠、抑制投機操作等措施的相繼出臺,導致商品應聲而落。國內外商品比價關係上看,國內商品明顯較外盤商品跌幅大。外盤商品走強,國內商品被動跟漲,而外盤商品一旦滯漲,國內商品經常出現“偶然性”跳水。近10個交易日,我國商品高開低走收陰基本在5次以上,顯示出市場對於週末那只CPI的“靴子”的擔憂。週末即將公佈11月份CPI數據,市場普遍認為11月份CPI將高於10月份,有望達到4.8%的高位。同時,11月份房價環比再度走高。高房價已經關係民生問題、經濟問題。因此,無論出於抑制過度投機穩定物價,還是穩定房價,央行加息預期不斷增強。12月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實行穩健貨幣政策,國家收緊流動性,貨幣政策轉向,因此我國已經進入加息通道。在未來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大環境下,央行收緊流動性有望常態化,這將促使國內爆炒商品價格理性回歸到由商品供需基本面決定的正常水準。(一德研究院 楊志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