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香港經濟強勁復蘇

2010-12-27 16:37     來源:新華網     編輯:程軼文

  作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和聯繫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的橋梁,香港2010年經濟強勁復蘇,超過大部分金融機構的預期。

  從2009年本地生産總值(GDP)修訂後按年倒退2.6%,到今年有望同比增長6.5%,且11月份就業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香港的復蘇成績超過預期。

  今年2月24日,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發表新一年財政預算案時預測,2010年香港GDP有望增長4%至5%。

  臨近年終,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前三季度香港GDP分別同比增長10.1%、6.5%和9.5%。全年香港GDP有望取得6.5%的實質增長。

  香港的強勁復蘇還體現在就業市場上。特區政府12月16日公佈的報告顯示,由於經濟持續改善帶動職位增加,香港的總就業人數連續6個月上升,並創下354.2萬人的歷史高位,超越2008年年初的353.8萬人。香港9至11月份的失業率降至4.1%,失業人數為14.3萬人,是近兩年來的低位。

  曾俊華日前表示,香港已全面收復2009年經濟衰退的所有失地,今年經濟增長有望過預測。

  美銀美林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蒂莫西傑姆斯邦德認為,如果把2008年第一季度香港的經濟狀況標為100,現在香港的經濟得分已經高於105,超過金融海嘯爆發前的水準。

  匯豐銀行中國區經濟學家郭浩莊認為,2010年香港增長的動力來自寬鬆的貨幣環境、內地在消費與投資方面的“溢出效應”以及強勁的內部需求。香港服務業創造了95%以上的産值,個人消費、服務出口和貿易的增長至關重要。

  美國評級機構標準普爾12月中旬決定將香港的長期外幣及本幣主權評級由AA+調高至AAA。這是有史以來國際評級機構給予香港的最高評級。

  據介紹,標準普爾調高香港評級,主要基於香港龐大的對外資産凈值和特區政府充裕的財政儲備,以及香港相對於其他高收入經濟體具有較大的經濟增長潛力。標準普爾還表示,中國內地經濟強勁增長,以及與香港之間不斷深化的經濟及金融聯繫,也提升了香港短期及長期的經濟增長前景。

  郭浩莊認為,展望2011年,若歐美需求再次放緩或金融市場再現嚴重危機,都將衝擊到香港,但是,寬鬆的貨幣環境和內地的“溢出效應”等驅動香港增長的“利好”因素都將持續發揮作用,明年香港經濟依然向好。

  因此,匯豐上調香港2011年經濟增長預測至5.2%,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4.6%。中銀香港則預計明年香港GDP將增長4.8%,略高於過去20年約4%的趨勢增長水準。

  不過,郭浩莊同時警告説,緊跟著強勁復蘇而來的是通貨膨脹。資産價格上漲壓力、食品價格上漲、弱勢美元以及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帶來的流動性過剩等問題,都將給香港經濟帶來挑戰。她預測香港的CPI將從2010年的2.3%上升至明年的4.4%。(林建楊 劉晨)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