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細化人民幣業務四短期目標

2010-10-29 08: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備受關注的香港人民幣業務短期規劃如今再露端倪。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28日在立法會進一步介紹了特首曾蔭權在新一年《施政報告》中宣佈的發展香港人民幣業務的四個短期目標,並透露特區政府正努力與內地商討直接投資渠道。

  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後,香港人民幣業務一直為各界關注,據香港前金管局主席、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任志剛估算,人民幣資金池在香港已經存在,現時香港人民幣存款超過1000億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務之急是與內地商討,發展或發現更多人民幣的投資産品及方式。

  陳家強28日透露港府對人民幣業務四個短期目標的細化,初步解釋了短期內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發展端倪。

  陳家強介紹,首先,香港會積極爭取擴大企業在香港籌集的人民幣資金可在內地投資的渠道。今年八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宣佈讓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和參加行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的安排,為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提供一條重要的回流渠道。特區政府與相關的監管機構會繼續努力與內地相關部門商討開拓其他渠道,包括直接投資及證券投資等。

  其次,增加本地與內地銀行的市場聯繫。港府認為,香港銀行界應利用其內地及國際網路積極向客戶推廣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及融資服務,讓更多外國企業在香港銀行開設人民幣戶口,從而令離岸的人民幣資金集結在香港的市場,擴大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

  陳家強稱,在八月份,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增加約300億元,會形成一個具效率的本地銀行間人民幣市場。港府下一步是要逐步增加本地與內地銀行間市場的聯繫。

  第三,鼓勵內地、香港及外國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香港集結了的資金池,需要更多元化的人民幣投資産品才會增加持有人民幣資金的吸引力,從而促使更多境外企業利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

  陳家強表示,港府鼓勵內地、香港及外國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至今共有18筆人民幣債券在港發行,總額超過470億元人民幣。在人民幣投資産品方面,市場上亦已有不少銀行和金融機構陸續推出不同種類的人民幣金融産品,包括人民幣存款證、結構性産品、保險産品等。

  第四,港府將加強內地股票市場的交易産品之間的聯繫,在香港開拓人民幣計價以人民幣資産支撐的産品,上市集資,而在香港籌集的人民幣資金可以透過額度或其他可控方法在國內市場投資。

  陳家強認為,上述四個目標均有助人民幣資金在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和內地“在岸”市場之間的雙方迴圈流動,繼而促進人民幣走向國際。

  陳家強指出,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未來發展一方面取決於國家在人民幣境外流通使用的政策,另一方面亦取決於香港銀行和金融業能否把握國家政策給予香港的空間,積極向客戶推介及提供人民幣仲介活動。

  陳家強表示,金融業是香港傳統四大支柱産業之一,香港必須抓緊金融海嘯引致環球金融版圖變遷,以及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機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除了作為國際融資中心外,離岸人民幣業務及資産管理將會是香港來年推動金融業發展的重點項目。(記者 陳建)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