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控公佈業績大遜預期

2010-03-02 11: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資料圖:中環匯豐總行。 中新社發 譚達明 攝

  中新網3月2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香港股民去年力撐匯豐控股的世紀大供股,終助匯控走出金融海嘯,但股民寄望甚殷的2009年匯控業績,仍教人失望。

  匯控公佈去年賺約455億港元(約58.3億美元),較深受次按衝擊的2008年業績,僅微升2%,大大低於市場預期介乎16%至52%的升幅;第4季股息只較之前3季股息象徵式加0.02美元,至0.1美元(0.78港元)。樂觀的憧憬泡湯,換來是“大笨象”即晚在倫敦股市“大插水”,股價最多較香港急瀉8.55元,一度跌穿80港元關口,一夜間市值蒸發逾1400億港元。

  匯控是于香港收市後、倫敦剛開市公佈業績,股價本來在港靠穩,收市升近1%至86.65港元,並在倫敦高開,但業績出爐,倫敦股價即下滑,由於英鎊匯價1日晚同告下跌,匯控最低見676.5便士(78.1港元)。截至香港時間2日晨零時15分,匯控倫敦報79港元,較香港收市下挫7.6港元,跌幅約8%;美國匯控預托證券ADR則報79.1港元。

  香港券商Aviate Global金融分析員史達思表示,早前市場對匯控業績期望過高,股價升幅過多,故現在調整較深。券商原本預期,匯控去年盈利介乎66億至87億美元,但集團最終派發的成績表,去年盈利為58.34億美元,意味去年下半年只賺24.87億美元,相對2008年下半年虧損近20億美元,尚算轉虧為盈。

  業績未符預期的主要原因,是集團本身的長期債務因信貸息差收窄,錄得65億美元帳面損失,而2008年逆轉的市況下,卻錄得66億美元的帳面利潤,一來一回對帳面影響高達131億美元。撇除此因素及外匯變動、2008年商譽減值等特殊項目,集團核心稅前盈利有132.86億美元,按年上升56%。

  但即使扣除特殊因素,史達思仍認為業務表現仍未如理想,來自“炒房”或投資銀行(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的交易收入尤其遜於預期。由於提早為低息環境部署及新興市場帶動下,該部門包括財資及利率等業務急增,令投行盈利衝破百億美元創新高,按年大增兩倍,並貫徹去年作為集團盈利增長引擎的角色。

  但與其他歐美銀行相若,其下半年盈利增長顯著放慢,集團歐洲、中東及環球業務主席歐智華説,今年有關業務增長將進一步放緩,但相信不會跌至2007、2008年水準。

  個人銀行因受北美消費融資拖累,仍錄得逾20億美元虧損,但較2008年的110億美元虧損已大為收窄。集團整體貸款減值撥備雖較前年進一步上升6%至265億美元,但仍符合預期,其中主要因為北美信貸損失呈回穩跡象。西方經濟未復蘇,香港則取代歐洲,成為最大盈利貢獻之地。

  已把辦公室從倫敦搬至香港的集團行政總裁紀勤指出,未來的業務表現仍取決經濟前景,“由於亞洲經濟未來幾年料持續增長,匯控也將會有好表現。”但他承認,壞帳急增的中東及歐洲仍面對重重挑戰。

  但令股東失望的,是即使盈利回升,集團仍未恢復漸進派息政策。紀勤解釋,供股後集團股份基礎增多,加上各國對資本監管愈趨嚴謹,故須保留更多資本。匯控主席葛霖指出,匯控貫徹擁有充裕資本的作風,成為金融世界的“良好市民”。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