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港人消費信心恢復到金融海嘯前水準

2009-10-09 15: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肖燕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環球經濟初步回穩,提振香港消費者信心。民建聯9月進行的調查顯示,香港市民的消費信心指數已經回升至接近去年3月、即金融海嘯前的水準。

  民建聯認為,雖然消費信心回升,但經濟仍有隱憂,加上市民收入與樓價升幅不成比例,建議特區政府在即將出臺的施政報告中,推出措施穩定樓價,以及落實發展六大産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民建聯自2004年10月開始,每年進行兩次消費者信心指數問卷調查。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狀況指數”由今年3月調查時的55.5大幅回升至63.5,而展望未來的“消費者預期指數”由上次的61.3回升至80.3,綜觀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綜合消費者情緒指數”,也由上次的59回升至73.6。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兼財經事務發言人陳鑒林表示,三項指數的全面回升估計與近期特區政府對經濟回穩狀況的描述及股市樓市上升氣氛有關,但仍低於100的中性指數,與2005及2006年的高位也有很大距離,反映市民消費信心仍然是負面的。
 
  此外,在受訪的800余名市民中,表示在過去一年財政狀況“轉好”的由上次調查的8.8%略增至11.4%,而表示“轉差”的則由逾60%降至52%,也有7.5%的被訪者表示是失業人士。

  陳鑒林説,這顯示金融海嘯雖然暫告平息,但目前市民的財政狀況和就業環境仍然欠佳。不過,市民在展望香港經濟的悲觀情緒方面就大有改善。在展望未來一年前景時,認為會轉好的受訪者由上次的16%上升至27%,認為會轉差的則由上次高達55%降至30%,而42%的人認為香港經濟將維持目前相若狀態。

  民建聯經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李慧瓊表示,儘管經濟已告穩定,但各國政府已開始為“退市”作準備,大規模調整可能發生,屆時可能出現通貨膨脹和資産泡沫。她説,在遊資大量涌入推高資産價格下,香港樓市近月節節上升,但市民的工資卻未見增長,因此,民建聯希望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應考慮微調目前的勾地政策,“補地價”的機制也應按市場合理價格擬定。

  同時,民建聯促請特區政府繼續深化與內地合作,儘快落實六大産業,並增加安老服務等,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