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影響漸淡化 香港仍要小心W型經濟反覆

2009-09-14 13: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肖燕

資料圖:香港中環。 中新社發 林心 攝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金融海嘯影響雖然開始淡化,不過,剛于上周出席20國集團(G-20)財長及中央銀行行長會議的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説,雖然全球經濟有向好的跡象,但香港同時要採取審慎樂觀態度注視全球趨勢,小心W型的經濟反覆,或所謂雙底效益的來臨。有學者認為,出現W型的經濟反覆機會不大。
 
  曾俊華在部落格上透露,自金融風暴發生以來,G-20頻頻開會,反映出國際社會對金融問題的關注和對國際合作的重視。下次的領導人會議,將在下週四和五在美國匹茨堡舉行。屆時,他也會以中國代表團成員的身份出席。

  曾俊華説,這次會議並沒有達成重大協議,但各國都認同,全球經濟有向好的跡象,同時也不應因此鬆懈,各國仍須繼續推行各項刺激經濟的措施。他説,大家認為,應該開始為經濟復蘇作好準備,例如研究刺激經濟措施的退出策略和機制,以及如何促進發展新的經濟亮點等等。

  對於未來經濟,曾俊華説,各國財長和行長意見大致一致,採取審慎樂觀的態度,密切注視全球的發展趨勢,也要小心W形的經濟反覆,或所謂雙底效益的來臨。

  香港中文大學財政係副教授蘇偉文表示,W型的經濟反覆是指,現時全球經濟復蘇的情況是一個假像,經濟情況會進一步下滑,有關情況又可以稱為“雙底效益”(Double Dip)。蘇又指,香港是否會出現“W型的經濟反覆”,主要視乎歐美等地會否出現有關情況,若果歐美經濟出現有關情況,香港則無法倖免。

  蘇又分析指,除非現時歐美政府“做錯事”,例如像日本政府在90年代期間,突然大量地從市場抽回“救市”所用的資金,否則出現“W型的經濟反覆”的情況不大。不過他認為,現時全球經濟將會呈現“L型”的走向,即是需要一段較長的復蘇時間,特別是美國經濟方面,最少需要3至4年才能完全復蘇。

  蘇偉文又表示,現階段討論特區政府“退不退市”是言之尚早,主要是特區政府在“救市”方面的規模,遠較歐美政府為小,而特區政府早前投放的800億港元“救市”資金也沒有可能收回。而特區政府唯一可以做的“退市”政策,就是在2010年,特區政府保障所有銀行存款期屆滿後,會否繼續承保所有銀行存款。

  至於特區政府發展六大産業是否香港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以及有關産業能否惠及基層市民。蘇則認為:“雖然是董建華的年代都有講發展有關産業,但現時發展六大産業是不做不行,如果你不做就一定不可以惠及基層市民……將政府的錢派給基層市民,是最快惠及基層市民,但是我們沒有理由做些不長遠的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