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220億後再要350億 銀行業融資沒完沒了

2011-07-20 09:12     來源:新華網——國際金融報     編輯:王思羽

  “由於新的監管標準對銀行資本充足率、杠桿率的要求都比較高,因此像招行這樣頻繁的再融資需求會在未來一兩年內成為銀行業的普遍現象。”

  7月19日,招商銀行董事長傳育寧表示,由於資本金要求更為嚴格,招商銀行希望在2015年之前將資本充足率提高至11.5%。而在前一晚,招行公佈了A+H股配股籌集350億元的融資計劃。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的監管標準的逐步推行,各家商業銀行大規模融資補充資本在所難免。

  補充資本急急如律令

  7月18日晚間,招商銀行發佈公告稱,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了A股和H股配股融資方案的議案,擬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過2.2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本次配售融資總額最高不超過350億元。

  昨日,招行管理層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供股主要以25%派息比率為基礎。傳育寧表示,該行力爭在2015年之前將資本充足率提高至11.5%,核心資本充足率提高至9.5%。不過,該行表示,將資本充足率目標設定在11.5%,並非出於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要求,監管機構對納入該行為系統性重要銀行還未有定案,因此,現在並沒有將有關因素納入資本計算當中。

  銀監會今年5月份發佈新的資本監管規定,將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最新資本充足率要求分別提高至11.5%和10.5%。而截至第一季度末,招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91%和7.66%,其中核心資本充足率低於新監管標準8.5%的最低要求。招行表示,此次融資計劃尚待監管部門審批,此次配股募集資金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的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

  銀行業再融資接二連三

  其實,招行在今年第一季度左右剛完成了220億元的配股融資,但顯然仍不足以滿足其資本需求。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由於新的監管標準對銀行資本充足率、杠桿率的要求都比較高,因此像招行這樣頻繁的再融資需求會在未來一兩年內成為銀行業的普遍現象。

  根據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工商銀行等上市銀行在境內融資總額已經高達1435億元,但隨著資本充足率等監管要求不斷提高,為了彌補資金缺口,民生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北京銀行等已紛紛拋出了新的融資方案。

  其中,民生銀行、北京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以及中國銀行今年以來已經分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100億元、35億元、500億元、380億元和320億元的次級債,總計1335億元。股權融資方面,華夏銀行和中信銀行分別完成了定向增發和配股,融資總額達到378.43億元;而北京銀行已經公佈的定向增發方案預計融資總額將達115.65億元。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對市場影響的考慮,銀行普遍會以發債形式作為融資首選。不過,次級債只能用於補充附屬資本,而且根據相關要求,商業銀行計入附屬資本的次級債券不超過其核心資本凈額的25%。銀行在補充核心資本過程中,股本融資還是惟一可能的選項。”

  對於此次招行的股本融資,中金公司指出,預計招行2011年末風險加權資産將達到約1.8萬億元,融資350億元將提升核心資本充足率約2個百分點至9.5%-10.0%。理論上而言,此次融資可以支援招行未來2-3年的業務發展需要;然而,實質上能滿足多少年的需要,仍有待系統重要性銀行、新資本充足率規定和內評法實施時間表等行業監管政策的明朗。

  “這是當前整個中國銀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只要監管層對資本充足率有新的更高的要求,那麼銀行業接二連三地再融資就在所難免。而這將對整個資本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目前還很難定論。”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本報記者 付碧蓮)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