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收費項目“越減越多” 增加監管是關鍵

2011-06-23 10:38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王思羽

  編者按:開戶費、數錢費、賬戶列印費等等,銀行各種收費項目層出不窮。近年商業銀行的收費項目更是已激增至3000余種,引發客戶強烈不滿。為治理銀行亂收費現象,銀監會、央行和國家發改委今年3月要求,從2011年7月1日起各大銀行34項人民幣個人賬戶服務收費項目將被叫停。

  34個項目中,與大多數老百姓關係較為密切的主要有以下幾項:本行個人儲蓄賬戶的開戶手續費和銷戶手續費;同城本行存款、取款和轉賬手續費(貸記卡賬戶除外);通過本行櫃檯、ATM機、電子銀行等提供的境內本行查詢服務收費;向救災專用賬戶捐款的跨行轉賬手續費、電子匯劃費、郵費和電報費;以紙質方式提供本行當月對帳單的收費(至少每月一次),部分金融消費者單獨定制的特定對帳單除外。

  而目前市民目前最關心的如“小額賬戶管理費”與借記卡年費等收費項目,銀行卻依然在收取。除此之外,近期一些原本不收費的銀行服務項目卻陸續開始收費了,甚至還冒出了一些新的收費項目。

  小額管理費難撤銷

  很多市民出於保險繳費和理財等原因,會在多家銀行開戶辦理借記卡,而真正一直在使用的只有那一兩張借記卡,其他卡大多數時候都是閒置的。借記卡每年收取10元年費,部分國有銀行對借記卡日均餘額低於300元或500元的賬戶,每季度收取3元的費用,一年下來,就是12元。“有張卡裏面原本有40多元,兩年多不用,今年去銷卡,裏面只剩下十來元了”,市民陳先生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如是説。

  對此,一位國有大型銀行的業務負責人表示,對小額賬戶收費的作用有兩點,一是通過收費促進客戶歸併睡眠賬戶和無效賬戶,將其佔用的系統資源釋放後可提高網路運作速度,節省客戶辦理業務的等候時間,提升櫃面服務品質。二是,促進客戶歸併分散的賬戶,合理管理個人資産。

  一些銀行金融部門負責人表示,如果要銀行撤銷對小額存款管理費用,銀行還需要研究其可操作性。

  收費項目“越減越多” 折射監管乏力

  光大銀行公告自今年6月1日起,其借記卡“個人短信通”開始收取3元/月的服務費。興業銀行7月1日起將對開戶滿3個月,且3個月內賬戶日均餘額小于300元(含)的人民幣個人活期存款賬戶,按3元/季度的標準收取小額賬戶管理費。據公開資料顯示,僅2010年半年時間,銀行的收費項目就增加了30多項。同時,2003年商業銀行的服務收費項目僅有300多種,現在已發展到3000多種,7年多時間就增長了10倍。

  銀監會的34項免費令即將執行,而部分銀行收費又出“奇招”,原本一些免費的項目趁勢打出收費牌。不少市民表示,銀監會叫停了34項收費項目,這邊剛減少幾項收費,那邊銀行立刻以新的名目增加原本沒有的收費項目,收費項目“越減越多”,並沒有感受到真正的實惠。

  而據媒體調查,2003年10月1日出臺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明確銀行收費項目僅300多種,現在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中列出的收費項目,已多達3000種,7年時間銀行收費項目竟增長了10倍。針對這種現象,有分析認為,如果監管部門監管有力,銀行的服務收費項目即使不減,也不至於暴增。

  有媒體指出,被叫停的這34項服務收費,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銀行早已叫停了的,而一些正在收費的項目,通知中連提都沒提。表面上看,單筆銀行服務收費都不算是什麼大數目,但如果將這一筆筆收費匯總,就是天文數字。對於銀行來説,要將這筆鉅款收入囊中,只是給客戶下個收費通知這麼簡單,監管不但不給力,反倒有“暗中幫忙”的意思,讓百姓的口袋淪為銀行的提款機。

  銀行服務費想收就收,不僅侵害了消費者權益,暴露了監管亂象,也助漲了銀行的霸氣和惰性。同2003年相比,如今的收費項目暴增10倍,若監管缺位,收費還會變本加厲。而銀行業的長遠發展,歸根結底要靠金融創新,倚靠各種不合理政策坐食暴利,終將行而不遠。

  多用電子銀行節省手續費

  覺得銀行收費太高,又不夠資金升級貴賓賬戶怎麼辦?理財師支招,可以多利用電子銀行節省手續費。例如建設銀行在其官網上公示的收費標準顯示,網上銀行申請免費,普通查詢服務不收費;轉賬、交易類收費服務一般情況下享有比櫃面更低的折扣,如基金申購費率為櫃面收費的7折。

  工商銀行網站的收費標準顯示,使用電子銀行進行工行系統內跨境匯款的手續費,個人網上銀行按照櫃面收費標準的9折收取,貴賓網銀會員按照櫃面收費標準8折收取,貴賓網銀銀牌會員按照櫃面收費標準7折收取,貴賓網銀金牌會員按照櫃面收費標準6折收取。

  將被叫停的34項收費項目

  本行個人儲蓄賬戶的開戶手續費和銷戶手續費

  本行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開戶手續費和銷戶手續費

  同城本行存款、取款和轉賬手續費(貸記卡賬戶除外)

  密碼修改手續費和密碼重置手續費

  通過本行櫃檯、ATM機具、電子銀行等提供的境內本行查詢服務收費

  存摺開戶工本費、存摺銷戶工本費、存摺更換工本費

  已簽約開立的代發工資賬戶、退休金賬戶、低保賬戶、醫保賬戶、失業保險賬戶、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年費和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

  向救災專用賬戶捐款的跨行轉賬手續費、電子匯劃費、郵費和電報費

  以電子方式提供12個月內(含)本行對帳單的收費

  以紙質方式提供本行當月對帳單的收費(至少每月一次),部分金融消費者單獨定制的特定對帳單除外

  以紙質方式提供12個月內(含)本行對帳單的收費(至少每年一次),部分金融消費者單獨定制的特定對帳單除外

  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未經客戶以書面、客戶服務中心(電話錄音或電子簽名方式單獨授權,不得對客戶強制收取短信服務費。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