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熱衷"伸手要錢" 中小投資者難享分紅回報

2011-05-13 07:59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王思羽
  10年來,37家A股上市公司增發資金逾536億元,而派現數量為零。 

  3年來,39家上市公司頻繁增發兩次以上,而這其中有12家只向投資人“伸手要錢”,卻沒有現金分紅。 

  比較之下,寥寥無幾的若干零募資但屢屢分紅的“大戶”則十分惹眼。“不分紅、少分紅”的常態下,廣大投資者的分紅意識日漸弱化,上市公司也有意無意的淡漠了這種意識,不過他們的圈錢融資步伐卻愈發加快了。 

  兩家公司“高頻吸金” 三安光電連續4年“伸手要錢” 

  近年來,在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等一系列緊縮調控政策下,公司向銀行貸款的難度在加大,成本也在不斷上升。當銀行的“借貸大門”逐漸收口時,許多上市公司自然將目光轉向了寬闊的資本市場。今年以來,央行已4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兩度加息,於是不少為了不斷啟動新的項目、達到迅速擴張做強做大的目的上市公司,便開始了在資本市場上的再融資計劃,以解滿足諸如擴張衝動等的資金需求。 

  W ind統計顯示,2008年初至去年年末,共有397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增發,累計融資金額高達8956.757億元,而同期的分紅金額僅1069.112億元。 

  3年來,在眾多“伸手要錢”的公司中,有兩家公司增發3次,但在現金分紅上卻“一毛不拔”,即:三安光電和東方航空。 

  1996年5月上市即將迎來“上市15週年”的三安光電,15年來總計向A股流通股東派現兩次共0.15億元,而5次募資共獲得資金45.88億元。僅有的兩次現金分紅則分別在上個世紀的1997年7月每10股派現金4.38元,以及1999年7月每10股派現金1元(扣稅後0.8元)。 

  然而,2008年至今,公司已實施了3次定向增發,累計增發金額為43.46714億元。2008年6月,公司以4.33元的發行價向大股東關聯方增發1.14945392億股;2009年9月,又以26元的價格向機構投資者和境內自然人增發3150萬股;去年10月,公司再次以30元的發行價向機構投資者和境內自然人增發1.01億股。 

  不過融資之後,公司逐步投産的募投項目卻並未給公司業績帶來期望中的拉動作用,募投項目備受質疑。而公司近幾年以發展LED之由,從政府和資本市場獲得了大量資金。根據公司2010年年報,公司營業收入8.63億元,同比增長83.42%;凈利潤4.19億元,同比增長132.73%。然而有市場人士計算稱,公司在2010年收到各地政府補貼高達7.5億元,如果不是補貼的貢獻,公司將出現數億元的虧損。 

  本月初,三安光電連續多年的“零”現金分紅宣告結束。公司將實施“每10股轉增12股派現金2元”的分紅方案,該方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不過,三安光電的“增發故事”還在繼續,在給予股東現金分紅“甜頭”的同時,新的增發方案也獲通過。根據公告,公司擬公開增發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2.1億股,募資不超過80億元,募集的資金全部用於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蕪湖光電産業化(二期)項目和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LED應用産品産業化項目,兩項目合計總投資約為91.25億元。 

  1997年登陸A股的東方航空現金分紅亦是稀少,上市以來公司總計向A股流通股東派現3次共0.18億元,而向市場4次募集資金卻達216.59億元。根據資料顯示,公司分別在2001年、2002年和2005年實施了“每10股派現金0.2元”方案。而2009年7月至2010年末,公司的融資步伐明顯加快。2009年7月,公司以3.87元的價格向大股東增發14.37375億股;同年12月,又以4.75元發行價向大股東、機構投資者和境內自然人增發13.5億股;去年1月,公司第三次向機構投資者增發16.9483886億股,增發價格5.28元。 

  高頻融資市場“用腳投票” 低價增發惹爭議 

  對於上市公司越來越高漲的融資熱情,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向銀行借貸還需要支付高額的利息,而在資本市場上融資對上市公司來説幾乎沒有什麼成本。儘管再融資是上市公司發展壯大的重要條件,但我們也要看到,一些公司資金使用效率低下,這樣的密集再融資就會降低資本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效率。” 

  由於不斷的再融資,上市公司興高采烈的募集到了資金,但是多數進行再融資公司的股價表現卻“跌跌不休”。市場的“用腳投票”也令廣大中小投資者怨聲載道“憑什麼持有一年,沒有分紅還要被套,然後還要跟低價股增發的人分享前期利潤?!”一位股民在股吧裏不滿的表示。 

  與高頻融資相左的是,三安光電股價已從今年2月份最高時的51.73元震蕩下挫至41.14元,跌幅約20%。儘管公司在此期間頻發“利好”,如3月份公司總共發佈六則全部是獲得政府補貼款內容的公告,但市場似乎並不買賬,股價一直維持跌勢。今年4月13日公司發佈再融資方案後,其股價再連續下挫3日, 

  再如興民鋼圈,前一次募集資金尚未花完,又在今年4月份再次擬增發不超過7000萬股,募集資金約10.5億元,增發價格為15.95元。在公佈增發預案的當天,興民鋼圈的股價出現了大幅下挫,一度下跌9.27%,收盤時跌3.77%。 

  除了股價的下跌,一些公司較低的定向增發價格也備受質疑。近期,繼民生銀行之後,北京銀行的首次定向增發方案遭到中小投資者的質疑。4月8日,北京銀行公佈2011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表示,擬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向華泰汽車、中信證券、泰康人壽等9家企業募集資金不超過118億元,發行價格為10.88元/股,所募資金將用於補充核心資本。2007年上市時,北京銀行向流通股東的發行價是12.50元,而3年後卻以10.88元的優惠價引新股東。與此前民生銀行公佈定向增發安案類似的是,這一方案一公佈即遭到中小股東的公開反對,有小股東就表示管理層明顯侵害了小股東的利益。不過這一方案還是在5月初最終獲得了2010年度股東大會高票通過。 

  “目前,定向增發已經成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重要手段,但是定向增發的過程中廣泛存在著利益輸送行為,向大股東輸送利益,侵害中小股東的利益。”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例如新華光、湖北能源和中工國際等公司通過低價向大股東增發的方式收購關聯資産,損害上市公司公眾股東的利益,引發中小股東的強烈不滿等事件。 

  關聯交易一直都是上市公司利益輸送的重災區,而關聯交易的定價更是利益輸送的直接手段,而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公司在定向增發收購大股東資産時,向大股東低價增發新股的行為,這些行為都存在利益輸送嫌疑。為此,今年3月初上交所就發佈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實施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以規範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行為,新規的最大亮點就在於將監管重點指向了關聯交易的定價問題。 

  圈錢日漸活躍 九大行業再融資“鬆綁” 

  從年報披露的情況來看,不少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計劃都已獲證監會批准,新一輪的“圈錢潮”已然到來。 

  W 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48家上市公司公佈了增發預案。其中,ST瓊花和*ST得亨方案未獲通過,海翔藥業、民生銀行、*ST合臣3家公司的增發方案宣告停止實施。從增發方式來看,僅有8家公司採用“公開發行”,其餘均為定向增發。 

  不過也有評論人士表示,事實上這一輪再融資潮早在去年10月就已開始,據統計,自去年10月以來,滬深兩市融資規模達到了6113億元,平均月融資規模超過千億元大關。其中,IPO融資為3041億元,佔整個融資規模的約49%;再融資達到了3072億元,佔比達到了51%,再融資規模超過IPO。而在去年10月以前,連續多個月的再融資平均規模也只在200億元左右。 

  而這一輪新的融資潮可能還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在銀根收緊的環境下,面對捉襟見肘的企業融資環境,近日證監會已表示將對“九大受限行業”的再融資進行部分“鬆綁”。“沒有接到正式的通知,不過確實在今年第一期保薦代表人培訓中提到過”,一位投行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證實了此消息“這九大受限行業的再融資如果所募集資金不涉及新投項目,將不再徵求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意見,融資形式包括股權和公司債。此舉的目的是為了簡化對外徵求意見的流程,盤活企業再融資渠道的通暢。” 

  所謂“九大受限行業”,是指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電解鋁、造船、大型鍛造件行業。國務院在2009年9月29日于網站上刊登了《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産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發改委等國務院10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産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就將上述九大行業列入了産能過剩行業。去年10月中旬,證監會首次對外明確,上述九大行業的再融資申請需先徵求發改委意見。 

  據悉,從2010年至今,20余家隸屬“九大受限行業”的上市公司陸續發佈過再融資計劃,其中包括中國鋁業、冀東水泥等,都發佈過非公開增發的計劃且尚未實施。今年以來,也有一些似乎提前掌握這一風向的上市公司遞交了再融資申請,如魯豐股份、中國重工、中國船舶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