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異地盜刷成風

2011-04-22 08: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王思羽
  近年來,我國各地屢屢出現儲戶被異地刷卡消費的“盜卡”事件。記者深入採訪公安機關辦案人員時發現,犯罪分子採取的各種手段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境地,使持卡人遭受財産損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於磁條卡本身存在巨大安全隱患,銀行卡技術和管理有待提高;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銀行和公安機關互相推諉,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為了防範盜卡行為,除了銀行卡用戶保持高度警惕之外,銀行、公安、檢察院、法院以及各類消費場所建立一套齊抓共管的聯動機制尤為必要。

  網上叫賣“盜卡術”專盜磁卡

  “銀行卡盜刷”成為網路熱門詞彙,一方面説明瞭“盜卡”給一些銀行卡客戶帶來巨大財産損失,而另一方面,一樁樁盜卡案的背後,正映射著盜卡産業鏈的鬼魅之影,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銀行卡防偽技術存在的安全漏洞,一種被稱為“超薄隱形採集片”的作案工具能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窺伺用戶卡號和密碼,而複製讀寫器則用於複製磁卡。

  記者用“百度”新聞的搜索引擎搜索關鍵詞為“銀行卡+盜刷”的組合時,網頁上出現了數千條與這一關鍵詞密切相關的新聞,如“深圳銀行卡犯罪花樣百齣”“存款飛走了誰之過”“河源4銀行卡客戶遭異地盜取資金“我的信用卡被人盜刷怎麼辦”……

  “貨到付款,網上培訓,包學包會,保證有效!”這是記者對一位名為“盜海無涯”的銀行卡盜刷技術“賣家”進行暗訪時,他向記者作出的承諾。

  “盜海無涯”明確表示:“只要是磁條性質的銀行卡,全部都可以通過我的技術手段複製出來!”

  “盜海無涯”用qq向記者展示了全套設備的視頻設備,並逐一解答了各種設備的作用“盜卡”必須連同卡號和密碼一塊盜,只有卡號或者只有密碼都不行,缺一不可。以往使用的是安裝在門禁和卡口型上的老式隱蔽採集器,現在很容易被識破,如今採用的“超薄隱形採集片”,可以直接插進A T M取款機的插口,隱蔽性更好;採集片的作用是窺伺用戶卡號和密碼,複製讀寫器的作用是複製磁卡。

  “盜海無涯”給記者列了這樣一筆帳單:“盜卡器28000元一套,萬元額度的複製卡每張3000元,如果連同超薄隱形採集片等全套設備都購買下來,也就是4至5萬元。”

  在談到如何“傳授技術”時“盜海無涯”告訴記者,貨到付款之後,我們可以直接發視頻軟體給你,或者在包裹中給你教學光碟,包教包會。

  “盜海無涯”同時明確表示“這套技術想要複製和盜刷晶片卡完全不行,但盜刷磁條卡完全沒有問題。因為目前國內各大金融機構發行的磁條類銀行卡,採用的安全技術都源於法國一家企業,而這一技術的所有參數均已被公開,我們就是靠這種技術參數來設計生産全套‘克隆’設備的。”

  廣西大學物理學博士黃存可認為,盜卡“産業鏈”的存在,意味著當前的銀行卡防偽技術已經遠遠落後於國際先進水準。從國際總體趨勢上看,銀行磁條卡向智 能 卡 升 級 早 在2003年 就 已 經 開 始 了 。當 年 ,EU R O PA Y、V ISA和M A ST ER CA R D三個國際銀行卡組織針對銀行磁條卡容易複製現象,設計出了E M V標準IC卡,並推動磁條卡升級,也就是銀行卡EM V遷移。三大組織同時規定,如果歐洲在2005年,亞太區在2006年,全球在2008年前,A T M仍沒有應用E M V認證的智慧卡技術,那麼該交易相關的銀行或金融機構將自行承擔客戶遭受欺詐的責任。

  伎倆在ATM機上“做手腳”

  記者了解到,犯罪分子主要是通過在A T M機上“做手腳”實施盜卡。在A T M機插卡口安裝銀行卡讀卡器竊取卡片資訊,同時利用隱秘的無線攝像頭竊取銀行卡密碼,從而成功盜卡。而且,犯罪分子也利用了銀行便於推卸異地刷卡風險責任這一漏洞,絕大部分選擇在異地盜取。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各地警方連續破獲這類盜刷卡技術竊取儲戶銀行卡賬戶的重大案件。

  不久前,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幾名男子,在廣西、貴州、四川、廣東、重慶等五省區的十幾個城市,利用複製的銀行卡,盜竊銀行卡內的錢財,瘋狂作案上百起,涉案金額100多萬元。

  柳州警方根據受害人和銀行提供的相關證據進行調查後,發現銀行卡並未遺失,也從未交給任何人,但卡和密碼恰恰不翼而飛。

  柳州公安局辦案民警進行深入調查後,通過調取銀行取款監控錄影上發現,犯罪嫌疑人通過在取款機上用螺絲刀扭開自動櫃員機上的數字鍵盤,隨後安裝一個巴掌大的裝置。這一鏡頭被錄影機全部記錄下來。

  隨後,柳州警方把目標鎖定在一個叫羅仁奔的犯罪嫌疑人身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會追蹤調查取證,逐步發現另外一個叫做梁奇的男子,是一系列犯罪案件的核心人物,銀行卡的複製技術和犯罪團夥的組織策劃,均是由梁奇來進行操縱的。

  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深入調查,柳州警方進行認真布控後,迅速抓捕了羅仁奔、梁奇等6位犯罪嫌疑人。

  犯罪團夥頭目梁奇交代,他們通過非法手段獲得作案工具並經過幾次試驗成功後,便大肆作案,他們主要選擇和作案工具相匹配的A T M機安裝設備,一般都是在銀行工作人員下班後,選擇人流量大的自助銀行網點作案,設備安裝上去後,大約一個小時左右便拆卸回家,開始複製銀行卡資訊,然後利用複製卡在任意一台銀行取款機上實施轉賬和取款。

  與這起案件幾乎同時發生的,是南寧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搗毀的同一類型銀行卡犯罪團夥,繳獲銀行卡434張,網上銀行U盾31個,A T M插卡器28個,針孔攝像頭35個,銀行卡讀卡器18個,讀卡器驅動光碟38張,磁卡寫卡器1台,電話轉賬機6台,無線電話改號器1台,以及用於作案的電腦與各類電子器材一批。該團夥作案50起,涉案金額達200多萬。

  記者深入採訪時發現,兩個犯罪團夥採用的銀行卡盜刷手段幾乎如出一轍。柳州警方破獲的犯罪分子,團夥成成員先是在銀行自動櫃員機上拆下鍵盤,安裝上一個倣A T M機插卡口、一台內置讀卡器、一個隱秘的無線攝像探頭,然後就在自動櫃員機附近等候,當客戶把銀行卡插進卡口,卡上的資訊就很快被複製下來,最後再根據這些資訊“克隆”出一張假的銀行卡,用這張假的銀行卡盜竊客戶卡裏的錢。

  而南寧警方破獲的盜刷卡犯罪團夥,則是採取將卡資訊竊取裝置安裝在自助銀行的門禁處,將攝像頭安裝在A TM機器“窗口”上,分別竊取銀行卡資訊和密碼。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銀行櫃員機上安裝帶有儲存功能的攝像頭,在銀行卡插口外端加上偽造讀卡器,取款人在正常插入櫃員機取款過程中,並不會影響正常取款過程,但銀行卡上所有資訊也被刷入犯罪嫌疑人的“讀卡器”;隨後根據攝像頭窺視並盜取持卡人密碼;用戶資訊和密碼到手後,利用筆記型電腦和空白卡進行複製,從而實現“盜刷”。

  廣西永維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吉昆峰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國各地的銀行卡“盜刷”案件呈現明顯上升趨勢,盜刷的行為大部分不在開戶卡所在城市進行,絕大部分都是異地遭到盜取,盜取之後銀行卡用戶往往並不能在短時間內知情。

  在這兩起案件中落網的犯罪分子在供述中交代:“我們不會在當地盜刷,這樣危險系數太高,往往異地盜刷。異地刷卡的危險系數大大降低,銀行便於推卸責任,公安也不願意承擔幾千元到幾萬元的案件,辦案成本高,儲戶也會因為反覆找銀行嫌麻煩,除非儲戶、銀行、公安都聯手,我們才會遭到窮追猛打。不然的話,銀行往往不會認賬,儲戶就是起訴到法院,判決就是銀行承擔責任,也不會追到我們頭上。”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