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業銀行駛入上市快車道

2011-02-18 11:06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程軼文

  農村商業銀行上市的步伐漸行漸快。去年12月16日,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在香港H股上市,正式拉開了農商行上市的序幕。日前,張家港、吳江、常熟、江陰等農商行的IPO申請也獲中國銀監會批准,接下來將進入中國證監會的發行審核程式。同時,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多家農商行也在籌備上市事宜。

  自2001年推動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以來,我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管理體制、産權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截至2010年底,全國已組建84家農村商業銀行,成為活躍在廣闊農村金融市場的一支生力軍。隨著上市步伐的進一步加快,農商行在促進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將為“三農”金融服務增添更大活力。

  籌備工作紮實推進

  紮實穩妥推進上市工作,全力打造現代農村金融企業,發揮好對全國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的良好示範作用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農商行爭取成功上市和跨區域發展的關鍵之年。”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王自忠日前在該行2011年新春聯誼會上表示,在新的一年裏,張家港農商行將加快創新發展,深化經營轉型,全力推進上市,進一步加大對地方經濟的支援力度。

  實際上,與吳江、常熟、江陰等幾家農商行一樣,張家港農商行已進行了3年時間的上市籌備。

  成立於2001年11月的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是全國首家由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近年來,張家港農商行立足“三農”、服務縣域,各項業務快速發展,資産品質顯著提高,公司治理逐步完善,各項經營指標在全國農村商業銀行名列前茅,部分核心經營指標位居商業銀行前列。截至2010年末,張家港農商行的存貸款餘額達35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19.7億元,實現經營效益8億元,稅後利潤6.6億元,每股收益1.22元。同時,該行不良貸款率僅為0.68%,遠低於行業平均水準。

  早在2007年,張家港、吳江、常熟、江陰等多家農商行就積極謀劃上市。2007年5月,張家港農商行開始接受東吳證券的上市輔導。2007年8月末,中國銀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張家港農商行調研時強調,要紮實穩妥推進該行的上市工作,全力打造現代農村金融企業,發揮好對全國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的良好示範作用。同年底,中國銀監會合作部有關負責人在“2007中國農村金融論壇”上透露,銀監會正在和證監會積極溝通推進張家港農商行的IPO工作。由於內部職工持股問題,包括張家港在內的多家農商行的IPO工作一度進展緩慢。

  2009年9月,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五部門下發《關於規範金融企業內部職工持股的通知》,明確農商行“內部職工和自然人持股比例不得超過總股本的20%,單個職工持股的比例不得超過總股本的2%”,為期待已久的農商行厘清了上市障礙。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公開上市,不僅能滿足融資需求,還有助於加快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把城市吸引的資金更好地運用到‘三農’、服務好‘三農’。”中國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前不久就重慶農商行H股上市接受採訪時表示,銀監會將一如既往地積極鼓勵和支援符合條件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公開上市,繼續指導張家港等一批擬上市農商行按照證監會有關上市要求,認真做好上市準備工作。

  “農商行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站穩腳跟,必須抓緊上市、籌集資金。”江陰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趙益表示,上市有助於農商行補充資本金,實現跨越式發展。據悉,早在2008年11月,中國證監會就受理了江陰農商行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材料,如今上市籌備工作進入了衝刺階段。

  近年來,除了張家港、江陰、常熟、吳江等農商行的上市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外,各地農商行也積極推進戰略重組、完善治理結構,以期為IPO鋪平道路。2010年12月,改制一年的順德農商行正式聘請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為上市輔導券商,邁出了上市準備工作的第一步。同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東莞、武漢等地多家農商行都在籌謀上市,可以相信,“農商行板塊”不久將成為市場中關注的話題。

  轉型增強發展後勁

  登陸資本市場,為農商行建立了穩定的資本金補充機制,還可以優化資本結構,增強抵禦風險能力

  “在H股和A股上市,都在我們的研究和選擇之列。”順德農商行董事長吳海恒表示,向上市銀行目標邁進,是推動該行成為一流的現代金融企業,真正走向治理完善、管理先進的重要舉措。據介紹,截至2010年12月末,順德農商行總資産規模已達1200億元,各項存款餘額達1012.3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610.72億元,經營利潤為22.24億元。與此同時,該行不良貸款率為0.92%,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為297.91%,資産收益率1.43%,資本收益率為18.15%,這些指標均達到上市銀行的平均水準,順德農商行向一流的上市銀行目標又邁近了一步。

  “我們堅持‘一體兩翼’的發展思路。”常熟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吳建亞説,“一體”,就是積極爭取IPO上市,努力建設成為一家現代化商業銀行;“兩翼”,就是要積極參股兼併一些小銀行,同時大力設立分支機構,促進多元化發展。

  有關專家認為,上市將使農商行獲得轉型發展的新機遇。登陸資本市場,不僅為農商行建立了穩定的資本金補充機制,還可以優化資本結構,調整資産負債率,從而降低財務風險,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同時,農商行在上市後,將擁有多元化的資本管理手段,為其並購其他金融企業提供便利,有助於農商行將自己的網點延伸到其他區域,實現優勢互補,併合理配置其金融資産,擴大經營規模,為未來業務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日前,由重慶農商行設立的全市首家農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務點在重慶市綦江縣隆盛鎮蓮花村開業,該行研發的集存、兌、匯為一體的自助金融服務設備,讓村民們可以便捷地辦理小額的存取款、轉賬、賬戶餘額和交易明細查詢、自助繳費、存摺補登等業務,為金融服務“三農”開闢了一條新路。緊接著,重慶農商行發起並控股設立的大理海東村鎮銀行正式開業,該村鎮銀行註冊資本6000萬元,主要面向“三農”提供現金管理、賬務結算、授信貸款、代收代付等業務。可見,重慶農商行正是以上市為契機,不斷拓展服務“三農”的廣度和深度,促進了多項業務的快速發展。

  有關專家認為,農村商業銀行是在原農村信用社的基礎上改制組建的,商業化經營時間不長,激勵約束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風險管理的基礎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因此,農商行應把上市當成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梯,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準,大大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三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援。(王信川)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