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衝動難抑 銀行再融資或再襲A股

2010-12-27 09:08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雖然中、工、建三大行2000億元再融資順利收官,商業銀行在適時補充資本後“彈藥充足”,但新一輪的貸款擴張正蓄勢待發。這不禁令人擔憂,銀行再融資潮的陰影或將再度籠罩明年股市。

  目前,明年新增貸款規模尚未最終確定,但預計仍在7.5萬億元左右。連續第三年的信貸擴張,可能致使剛剛經過一輪再融資的銀行再次面臨資本衰竭。業內人士預計,不出一年半,商業銀行天量再融資也許又將是廣大股民揮之不去的痛,尤其是部分股份制銀行將可能再次面臨補充資本的尷尬境地。

  新一輪貸款擴張呼之欲出

  2009年新增信貸9.59萬億元,2010年新增信貸預計在7.5-8萬億元左右。此前消息人士透露,預計2011年銀行投放信貸目標規模仍將在7.5萬億元左右。連續三年的天量信貸前所未有,“明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將面臨利差和信貸的雙提速。”

  當銀行資本補充後,是否會通過激增的貸款來實現業績的高速增長,延續商業銀行貸款衝規模的粗放發展路徑?

  銀行人士指出,當商業銀行資金陸續得到補充後,新一輪的信貸提速風險正在加大。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主要依靠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獲取收益。在這種主要依靠擴張規模獲取盈利的經營模式下,商業銀行很難有主動調整和控制資産規模的動機和能力。商業銀行為了達到一定的利潤目標,擴大資産規模顯然是最為高效的方式。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此前商業銀行已將明年信貸規模計劃上報。從目前情況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基本上維持了今年的新增貸款規模。有市場人士表示,某大型商業銀行在資本補充後,明年的信貸目標較今年增長了50%,而部分股份制銀行的計劃規模也有放大。

  當銀行信貸擴張萬事俱備之後,則加劇了股市投資者的擔憂,其邏輯是銀行融資後將募集資金用於信貸投放,而風險資産的加大又導致資本金的進一步不足,從而陷入擴張-增發-擴張的怪圈,加大了銀行資産品質的風險。

  此外,有專家表示,如果不能有效“勒住”信貸韁繩,在多數銀行“不差錢”的情況下,出現競相放貸的局面,或將成為推動通脹的強大力量。如何處理好銀行再融資與防止通脹的關係,將成為監管機構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監管部門開始對目前的信貸管理體系作出改變,要通過經濟增長速度和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等多指標來控制銀行的放貸衝動,實現商業銀行從盲目擴張向資本節約型銀行的轉變。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