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間“吸金”亂象叢生:老人成為重點目標

2010-12-06 11:09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程軼文

  高回報誘人上鉤,撈一把就玩“蒸發”

朱慧卿繪(人民圖片)

  近期,深圳民間以承諾“高回報”吸攬公眾投資的現象愈演愈烈。11月底,深圳媒體接連披露此事,呼籲市民警惕非法投資陷阱,並希望能夠引起社會和相關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然而深圳明澤環保公司依然有恃無恐,于11月29日在大梅沙街頭挂起彩色氣球、搭臺舉行“投資抽獎”活動:參與者每承諾投資1萬元,可砸破一個氣球,獎勵氣球裏金額不等的“代金券”,現場熱鬧非凡。

  高額回報蠱惑人心

  最高單筆吸攬資金達1300萬元

  今年初,內蒙古罕特罕酒業公司在深圳以“按月支付18%至28%年息、一年歸還本金”的承諾,短短1個月就吸攬公眾存款299萬元。廣東省仁化縣丹霞佳大農業科技園公司經理説,該公司在深圳已有五六百名投資人。這位經理透露,據他掌握的準確資訊,深圳目前從事“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公司已超過百家。據當地媒體調查,這些公司大多來自內地省區市。一位知情者説,這些公司鎖定深圳,是由於“深圳民間資金較為充裕、市民投資意願較強”。

  支援地方經濟發展、節能環保、倡導綠色和健康消費……投資理由冠冕堂皇;産權式返租、電子商務、投資基金……投資概念花樣翻新;債權、股權、煤炭、臍橙、橄欖油、旅遊度假村……投資門類和項目五花八門;40%、50%甚至高達108%的年息……如此高額投資回報讓人無不怦然動心。

  在接受五花八門的“投資”宣傳“洗腦”後,深圳的投資人出資動輒幾萬元、幾十萬元。廣東省仁化縣丹霞佳大農業科技園公司的最高單筆吸攬資金竟達1300萬元。他們在深圳開設分支機構、雇傭人員在街頭散發宣傳品,甚至還未註冊就四處招攬投資。

  老人成為重點目標

  以“喝早茶”、“免費遊”為名遊説簽訂投資合同

  “吸攬公眾存款”的主要對像是深圳的老年人群。近日在深圳南山街頭,不時看到某礦業(集團)散發“有獎問答”宣傳單的工作人員,對答對問題者給予“郊區農莊免費一日遊”的獎勵。接到宣傳單的幾乎全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位年輕人詢問是否可替父母拿一份宣傳單時,得到的回答是“只能老人自己拿”。

  在“免費遊”的旅程中,有人向老人們宣講該礦業(集團)的經營現狀和發展前景,希望他們參與投資,並許諾每年至少20%的紅利回報。一位參加“免費遊”的老人説,同去的20多位老人有一多半當場就簽了投資合同。

  九州萬拓環保公司11月21日的“投資早茶”邀請的全是老年人。知情者説,將吸攬“投資”的目標鎖定老年人,是因為“老人們有積累、有閒錢,同時還有時間”。

  鄭海老人與老伴馬林榮到梅林農産品市場買菜,一位小夥子遞給老兩口一份內蒙古罕特罕酒業公司的“投資”宣傳單,並讓老人留下聯繫電話。

  “後來就電話不斷,又是喝早茶、又是‘一日遊’,接下來就要求我們投資”,鄭海老兩口經不住誘惑、當月就借資5萬元給該公司。市民樓先生説,他父親在路上接到一家內地酒業公司宣傳單,隨後參加了該公司一個活動,當天就借出了30萬元。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