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雲南銀行業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超萬億

2010-11-29 09:27     來源:雲南日報     編輯:程軼文

  “百業興,則金融興;百業穩,則金融穩”。

  “十一五”期間,雲南省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貨幣資本與實體經濟比翼雙飛,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雙雙首超萬億元,成為繼四川、重慶之後第3家貸款餘額破萬億元的西部省份,一些股份制商業銀行和恒生等外資銀行紛紛在雲南“佈局落子”,發展至今無一虧損,金融在為經濟“輸血”的同時,經濟也在為金融“造血”。

  從單個項目、單個企業貸款額度創新高,到地方與省外銀行機構支援基礎設施銀團貸款的首開先河;從昆明軌道交通到全省鐵路、公路、機場、水利建設;從煙草、磷化工、電力等優勢行業到花卉、橡膠、茶葉等特色産業;從昆鋼、雲天化、雲錫等大型企業集團的融資,到農民生産生活貸款、大學生和復轉軍人創業貸款,以及小商小販資金週轉和老百姓買房、買車,金融“血液”在支援經濟和關注民生的各個環節流淌。

  全省金融改革讓地方金融實力顯著提升。雲南省農村信用社存、貸款規模居全省銀行業機構第一位,成為支農金融主力軍;富滇銀行從昆明市商業銀行面臨破産的邊緣,躍升到全省銀行業機構中游位置,並成為全國首家在境外設立代表處的地方銀行;紅塔證券、太平洋證券和紅塔期貨、雲晨期貨從無到有,資産品質明顯提高;多元投資的村鎮銀行、民間資金為主的小額貸款公司從無到有,村鎮銀行已發展到6家,雲南小額信貸協會成立,小額貸款公司累計成立181家。

  5年間,全省金融創新産品“如花綻放”,間接融資從單一的貸款産品向多樣化、差異化、特色化産品發展,直接融資從證券市場單一的國債、上市、公司債産品到國債、企業債、短期融資券等多種産品和創投企業、股權基金、保險資金運用等更廣領域發展;保險險種從單一的財産險、人身險到政策性農業保險、商業性農險、養老險等拓展,保險産品日漸豐富,保障功能更加充分全面。覆蓋全省城鄉的支付體系、徵信體系全面形成,解決了社會生活中的民生問題,滿足社會多樣化的支付清算需求。省委、省政府安排近億元專項資金,對在金融服務缺失鄉鎮新設金融機構和網點給予建設和運營補助,讓多個窮鄉僻壤的農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分享到現代化的金融服務。

  在人民幣“走東盟”的進程中,從在全國率先試行滇泰一般貿易人民幣結算核銷制度,到在全國率先批准境外銀行使用人民幣結算頭寸購匯和境外銀行人民幣透支業務,再到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建成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的目標正在接近,金融橋頭堡建設雛形凸顯。(完)(記者 李莎)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