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翔宇:近期大盤“否”已極 “泰”未來

2010-12-17 10: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央行上週末調升存款準備金率的舉措,被市場解讀為利空出盡,近一個月的“陰雲”為之一掃,本週大盤迅速突破11月中下旬以來的箱型上軌,創業板更是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大盤反彈之後走勢頗顯乏力,本週下半周成交更是加速萎縮。在目前貨幣政策尚存變數、通脹壓力隨時捲土重來的背景之下,大盤最困難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但期望出現十月初那般淩厲漲勢行情的概率則不大,近期市場可能還是以“冬歇”為主。

  上週末,決策層政策調整再現“出其不意”。儘管CPI再創新高,央行依然對價格工具的使用十分審慎,基準利率的調升並未如期而至。對此,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曾有解釋:流動性氾濫的重要原因在於大量外匯持續流入,在目前全球利率偏低的情況下以加息方式對衝流動性,反而可能引致更多外幣流入,權衡之下,央票及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可能是目前央行手中最為恰當的對衝工具。

  從本週資金市場的情況來看,一方面,拆借市場利率漲勢如虹,週二、週三兩個交易日,1週期的上海銀行間拆借利率飆升超過100個基點,最高升至3.6%以上水準,再創年內新高;而另一方面,週二央行1年期央票、週四3月期央票發行分別維持或萎縮至10億元的地量水準,發行利率則繼續維持在原有水準。央行對於一、二級市場資金價差的放大表現出極高的容忍度,央行對於公開市場工具的事實棄用,無疑是向市場宣告,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升息。

  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央行的堅持,將面臨兩大嚴峻挑戰。首先,長期通脹形勢不容樂觀。近一段時間,政府通過一系列調控措施平抑了部分農産品價格,部分小品種跌幅一度較為明顯。但中長期來看,農産品價格多年來一直低於工業品價格的上漲幅度,“剪刀差”越拉越大,農産品有持續補漲的內在動力。同時,“十二五”規劃強調國富向民富轉變,必然帶來人工成本上升和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這也會使得農産品價格中樞持續上行。此外,還需注意的是,時值年底,中央一號文件即將出臺,農村工作會議即將召開,短期內農産品價格加碼調控的可能微乎其微。事實上,近期糧食期貨、軟性商品如棉花、糖等價格,尤其是外盤期貨價格已經出現二次飆升,上周遠期小麥期貨價格已經突破前期高點,棉花、糖外盤期價最近淩厲反彈,也已接近11月上旬的歷史高位,工業金屬如銅等近期也創出了歷史新高。儘管國內商品價格受到政策的抑制,目前漲幅遠不如外盤,但內、外盤背離顯然難以持久。

  其次,週邊資金價格、資金收益率出現了連續、明顯的上揚,這可能令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加碼,央行對衝外匯流入的努力將受到更嚴峻挑戰。美聯儲于11月中旬開始的QE2,主要是希望通過拉低長期借貸利率,促使資金流向股市以及其他高風險投資,達到刺激消費者支出及商業投資,從而推動美國經濟復蘇的目的。在美聯儲本年度最後一次議息會議前夕,美國資金價格出現明顯走高,10年期國庫券利息一度拉升至接近3.39%水準;與此同時歐洲主要經濟體、日本國債收益率、LIBOR也同步出現揚升,這與量化寬鬆希望壓低利息鼓勵借貸的原意背道而馳。在14日議息會議中,美聯儲用了較多時間討論QE2成效,會後聲明也指出維持逐月購買美國長期國債計劃不變,但市場仍然預期,如果市場資金價格持續上揚,QE3齣臺勢在必行。事實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已就此向市場吹風。QE1、QE2創造的貨幣有相當一部分流入了新興市場,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資産價格,加劇了通脹,未來一旦QE3推出,中國無疑將面臨更加艱難的貨幣政策選擇。

  此外,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本週三公開表示,實際利率長期為負將不利於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央行應該提高金融機構基準利率。事實上,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背離不利於銀行的經營,也使得市場權重最大的銀行板塊走勢持續低迷。市場期待央行儘早理順利率體系,理順資金價格,而央行面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抉擇實屬兩難。在這樣的政策困局之中,市場充斥著太多的不確定性,短期確實難輕言上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