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市場調整格局暫未改 佈局時機已隱現

2010-12-16 09:1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展望2011年,在經濟回穩、業績增速放緩、流動性下降及産業轉型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市場很難出現全面上漲的行情。在目前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經濟結構調整是十二五規劃的關鍵詞,淡化GDP指標、提高增長品質、繼續調結構、發展新興産業將是明年的方向。這其中,經濟結構的調整將給市場帶來持續性的結構性機會,因而當前市場的震蕩調整依然是投資佈局的較好時機。我們建議投資者將策略重點放在調整持倉結構上,重點關注新興産業和消費行業,同時關注低估值行業反彈的機會。

  消費主線值得長線關注

  11月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和通脹形勢均超出市場預期,在經濟企穩態勢良好而通脹又持續上行的背景下,央行選擇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而不動用加息,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加息的預期。儘管目前CPI的漲速趨緩,且預計12月的CPI數據會降至5%以下,但是PMI購進價格指數和PPI的大幅上行反映出未來通脹壓力依然較大,故市場依然存在年內加息的可能,短期內政策收緊的幅度將成為影響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

  不過,儘管通脹持續上行,但消費受政策緊縮的影響卻較為有限。在2002年以來的經濟增長週期中,GDP平均增速為10.76%,同期的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速為10.1%,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實際增速為6.94%。居民收入增速低於經濟增速,使得勞動者報酬佔國民收入的比例持續走低,消費能力不夠、消費意願不強,最後導致居民消費支出難以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而這與國民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相對滯後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有著必然的聯繫。而要想以“十二五”為契機開啟新一輪的經濟增長週期,實現經濟的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居民消費需求的提振至關重要。

  在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中,擴大內需戰略仍將是重中之重,國家正在積極培育包括資訊、旅遊、文化、健身、培訓、養老、家庭服務等在內的消費熱點,未來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是引領消費增長的重要動力,包括餐飲旅遊、交通通信、醫療保健、文化娛樂、金融保險、物流資訊等發展和享受型服務性消費發展空間廣闊。

  在大消費概念中長期發展前景看好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可以逢低配置基礎消費類行業,零售、食品飲料以及消費性電子等行業等仍是不錯的投資選擇。這些行業具有較好的業績穩定性,在溫和通脹的環境下,食品飲料等消費類行業轉嫁成本的能力較強,且歷史上該行業也通常能夠持續獲得超額收益。

  深入挖掘新興産業機會

  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除了由外需向內需轉移,另一方面則是由傳統産業向新興産業轉移,現階段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分別是: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正是受到政策的特別優待,與新興産業相關的個股成為市場熱捧的寵兒。事實上,許多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和行業地位遠沒有到達穩固的領先地位,對於其業績增長和業務的快速發展的預期往往是市場的一廂情願,從而造成了科技股尤其是創業板估值水準的整體高估。

  未來一段時間內,新興産業相關概念股存在估值調整的壓力,結構分化將更加明顯,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將在分化中受益,大浪淘沙後真正具有業績支撐和長期成長性的公司將脫穎而出。現階段建議進一步關注新興産業政策的變化和細化,重點佈局能夠明確受益於轉型和調整的行業,並結合業績情況選擇能夠具有實質業績增長的投資標的。我們建議關注新興電子産業、固廢處理行業、鐳射設備行業、風電核電、中西部基建建材類等一些具有較大增長潛力的相關細分行業龍頭公司。

  關注低估值行業的反彈機會

  今年以來,小盤股溢價水準不斷走高,11月份小盤股表現繼續明顯強于大盤藍籌股,從而令大盤藍籌股與小盤股的估值差異被再次拉大。縱向來看,家電、銀行、汽車、石油石化、保險、工程機械、煤炭等行業的估值仍遠低於行業歷史平均水準,接近歷史估值底部。而這些行業今年普遍取得較好的業績增速,建議密切關注其景氣度的變化和相關政策的預期。

  配置方面,當前家電、非銀行金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基本面預期逐漸明朗,而估值處於市場底部,建議適時關注這些行業的反彈機會。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