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限價預期施壓 股市強制回落

2010-11-17 09: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如果説出現在上週五的股市下跌,主要還是與短線獲利盤堆積太多,而“石化雙雄”的意外崛起又打亂了市場運作的節奏,以至各類拋盤瞬間放大有關的話,那麼到了本週二,大盤在整理失敗後的再度被殺跌,則應該更多地與政策調控升級、投資者預期也隨之改變相關了。

  當這波行情啟動時,人們的普遍判斷是境外美元貶值、境內通脹加劇導致了資産價格的上漲,從而推升了投資者持有股票的積極性,因此形成了以通脹為主線的股市上漲行情。根據這樣的邏輯,在境外美元弱勢格局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境內通脹也仍然在相對高位運作的背景下,股市就有望繼續呈現上漲的態勢。當然,大家也都清楚,這種行情的本質是享受資産價格泡沫,而且時間不會很長,因為泡沫早晚是會破滅的。

  不過,現在看來情況的發展要更複雜一些。這一方面是因為政府為應對境外一些國家不負責任的量化寬鬆政策,不得不採取一些緊縮政策來予以應對,但緊縮政策的實施必然會對股市産生一定的衝擊;另一方面則是在通脹持續走高,特別是食品價格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有報道説政府開始考慮採取行政手段予以調控。未來會不會有大範圍的價格管制,雖然這還難以判斷,但是這會讓投資者産生非常強烈的行政調控再度出現的預期。對於行政調控,大家應該都不陌生,2008年春季就在部分地區實施過。而對於當時行政調控的結果,人們也是記憶猶新的。在這樣的氛圍下,基於資産價格走高而形成的股市上漲預期,自然也就遭到了巨大的打擊。我們注意到,這次的股市下跌,與商品期貨價格走勢有著密切的關係。原本處於整理狀態的股市,隨著商品期貨開始暴跌,資源類股票立即跟隨下跌,然後其他板塊也就隨之跳水,暴跌行情再度重演。股市的這波行情,因為受商品期貨價格上漲而起,現在又由於商品期貨價格下跌而回落,這一切的背後則反映了資金推動型行情的特徵與局限。

  經過兩次暴跌,滬市累計最大跌幅已經超過了9.44%。如果説以9月30日2599點開盤指數為這波行情的起點,那麼累計最多上漲了587點,現在則已經下跌了301點,相當於回吐了一半以上的漲幅。如果按漲幅的0.618來計算,那麼跌幅可以達到362點,也就是説股指會下探到2824點。現在的股指距離這個點位也已經不遠。換個角度來説,如果這次資産價格上漲總要對股市留下一些什麼的話,那麼股指在原有基礎上出現100多點的上漲應該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在不發生意外的情況下,股市在2800點附近會有相應的支撐,或者也可以認為由於行政調控而導致的一波強制性股市調整,在大盤連續暴跌以後,正進入到了後期。

  進一步來説,現在的確有行政調整的現象出現,但是會不會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樣全面展開呢?在市場經濟體系已經基本確立的情況下,行政調控的作用會有多大,人們又將為它的實施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因此,時下投資者既要高度關注調控政策,特別是基於行政手段的調控措施對經濟的影響,正視股市下跌的必然性;但同時,也應該更加關注調控的實際進展與節奏,特別是留意股市對此所作出的反應是否到位,有無過度。

  無疑,開始於9月底的上漲行情已經在暴跌中告一段落了,人們現在所面臨的,則是在通脹與調控的雙重背景下,如何選擇機會進行投資的問題。相信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的明朗和市場環境的改善,新的投資機會一定還會呈現在大家面前。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