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採取總量對衝應對“熱錢”

2010-11-08 10:06     來源:中國證券網     編輯:程軼文

  美量化寬鬆對全球不是優化選擇

  美國宣佈啟動新一輪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引發了各界的熱議。央行行長周小川5日在財新峰會上表示,可以理解美聯儲出於對本國經濟負責而採取的政策行為,但是QE2對於全球經濟來説不一定是優化的選擇。對於其可能引致的“熱錢”流入,周小川表示,套利行為“防不勝防”,央行會從總量上進行對衝,防止“熱錢”氾濫到整個經濟體。

  周小川認為,QE2對創造美國就業和保持美國本土低通脹有好處。但是問題在於,美元是一種國際性貨幣,廣泛地用於大宗商品、金融市場交易,因此一項政策對於美國本土也許是正確的選擇,但對於全球則不一定是優化選擇,可能會産生其他副作用。從這個角度看,問題還是要歸結到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

  此前,市場多有聲音認為美國實行QE2會導致“熱錢”流入新興市場國家,央行在其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多次提示了這一風險。周小川指出,一方面,由於商品經濟的特點,套利交易並不能完全杜絕;另一方面,中國的資本項下尚存在管制,不正常的資本項目流入要麼進不來,要麼繞道而行,相關部門會盡最大力量防止套利行為發生;再者,央行會在總量上進行對衝,即如果短期的投資性資金進來,將其放到池子裏而不氾濫到整個實體經濟,等其撤退的時候再讓其從池子裏流出,這在宏觀上可以減少資本異常流動對中國經濟的衝擊。

  周小川在主旨演講中還進一步補充了他的宏觀調控“中醫理論”。在今年10月份召開的IMF年會上,周小川曾用中醫“見效慢卻穩健有效”的特點解釋過中國的匯率政策,以回應西方國家認為人民幣升值過慢。

  此次,他表示中醫需要多味藥方配合才能達到總體目標,不能強調哪一味藥最有效。諸如貿易不平衡的問題,中國需要不同的藥方,匯率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政策,此外還需要擴大內需、提高勞動工資、資源價格上漲、出口退稅等多種政策配合才有效。

  同時,中醫的調理還包括反饋基礎上的動態調整和試錯,即根據病人的情況,為其開出的藥物會在治療過程中有所調整,劑量也會作調整。比如,過去中國在調整國際收支平衡的時候,重視出口退稅的調整,後來發現這項政策有不少副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和國際上公平的原則有衝突。(記者 李丹丹)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