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期央票發行利率上行引發多種猜測

2011-03-11 09:5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經歷了連續16周的資金凈投放之後,本週央行在公開市場終於實現了100億的凈回籠操作。同時引人關注的是,本週四3月期央票在發行量放大至320億元的同時,發行利率也意外上行16.30個基點。分析人士表示,隨著3月期央票與兩期正回購的顯著放量,公開市場有望回歸常態化。而在2月份經濟數據即將公佈之際,3月期央票發行利率的上行,則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市場對於加息的擔憂。

  公開市場操作有望回歸常態

  央行週四的公開市場操作結果顯示,當日發行的320億元3月期央票對應收益率2.7944%,較上周走高16.3個基點;同日進行的720億元91天期正回購中標利率為2.80%,也較前一期上升15個基點。

  數據顯示,本週公開市場到期資金2150億元,經過週二、週四的對衝後,本週實現凈回籠100億元,從而一舉終結了此前連續16周的資金凈投放。前16周凈投放累計規模已高達11550億元。有交易員表示,在正回購、3月期央票先後放量後,公開市場有望回歸常態,預計未來央行將持續從公開市場凈回籠資金。

  該市場人士同時稱,3月期央票利率的上行,進一步凸顯了央行開始倚重公開市場回籠流動性的決心,預計3月期央票利率還可能有所上升,而考慮到1年期央票利率的敏感性,其是否上行尚有待觀察。

  國信證券分析師李懷定則指出,央行在數量工具的使用上,將不會一直依賴於準備金率這一單一手段,否則將在政策空間上與引導市場預期上將陷入被動。而上半年公開市場的到期結構,也支援目前央行放大3個月期限工具的規模,並實現在公開市場上的資金凈回籠。

  截至3月10日的數據顯示,公開市場到期資金3、4兩月均超過6000億元,5月、6月則分別僅達到2390億元和2710億元。通過1-3月期工具的放量,央行在實現資金凈回籠的同時,可將到期資金“搬運”至5、6兩月,以平滑到期資金量。

  加息預期再次升溫

  週四3月期央票發行利率的意外上行,引發了市場各方的多種猜測和分歧。一些分析人士強調,這可能更多顯示出央行通過公開市場回籠資金的決心;但也有市場觀點認為,其作為加息信號的可能依然不能排除。

  某券商分析師認為,近期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太大,央行當務之急是著手從公開市場回籠資金,因此本週3月期央票利率走高並放量發行,主要還是應當理解為資金回籠的要求,並不應當理解為加息的前兆。他表示,3個月期限的央票並不是關鍵期限,其利率的變動並不十分敏感,還並不能視作加息的信號。

  然而,10日A股市場與銀行間債券市場均出現大跌的利空因素之一,就是再度加息預期的抬頭。

  當日市場有傳聞稱,2月份CPI數據或將達到4.8%或4.9%。對此,李懷定表示,如果2月CPI達到4.8%、4.9%,就不僅打破了此前市場的判斷,更要超過“許多政府官員的預期”。正是在此背景下,儘管本週以來3月期央票收益率在二級市場出現大幅下滑,但由於前期市場對於貨幣政策可能出現的放鬆過於樂觀,預期的改變使得週四公開市場操作在放量的同時,利率出現上升。

  李懷定同時指出,在3月期央票利率上行之後,市場加息預期升溫是完全有道理的。除非2月GDP、投資增速等數據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否則,在目前蔬菜等食品價格出現反彈、通脹壓力依然較大的背景下,加息依然“不可避免”。他表示,預計3月份、最晚4月初,央行將至少加一次息並上調一次存款準備金率。 (王輝)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