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新三板擴容點燃券商股激情

2011-02-25 10: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消息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新三板”擴容的徵求意見稿目前已上報國務院,最快“兩會”後將正式公佈。徵求意見稿內容主要包括園區試點擴容、交易引入做市商制度和對合格個人投資者開放等三部分。業內人士預計,做市商制度引入將為相關券商帶來近百億的買賣價差收入,“新三板”擴容也將為相關券商帶來豐厚的承銷和直投利潤。受此利好消息推動,昨日券商股全線大漲,明顯跑贏大市。

  44家主辦券商有望率先受益

  所謂做市商是指以自有資金為基礎,不斷向公眾投資者連續發佈某個證券的買入或賣出價,並隨時準備以該價格向公眾投資者買入或賣出某證券的特許經營商。做市商通過不斷買賣來保證市場的流動性,並賺取買賣差價盈利。做市商制度最早由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1971年創立,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創業板市場的主流交易制度。

  “做市商制度的引入主要是為了保障‘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更好地發掘創新類企業的價值,”一位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中關村園區在試點期間,由於採用交易成本過高、效率過低的櫃檯交易方式,導致交易清淡、流動性嚴重不足,交易價格無法反映企業內在價值,一直是個缺憾。“新三板”在全國高新園區全面擴容之後,採用以做市商制度為核心的交易制度是理性選擇。

  “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後,每家掛牌公司可以選定兩家以上有做市資格的主辦券商擔任做市商,做市商將向市場提供雙向報價,投資者根據報價選擇是否與做市商成交,投資者委託不直接配對成交,報價最小單位也將被拆分為1000股/手。截至目前,共有申銀萬國、西部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金元證券、安信證券等44家券商獲得代辦系統主辦券商業務資格。

  與做市商制度相伴有望同步引入的是合格自然人準入機制,屆時,符合條件的普通投資者有望參與“新三板”交易,交易門檻有望降低至1萬股每手。

  三大收入擴大券商盈利空間

  “新三板業務將成為券商未來兩年盈利的一大重要亮點,”一家券商的投行負責人透露,券商不僅可以享受做市商的買賣價差收入,還可以從承銷費用和直投收入兩方面收穫豐厚利潤。

  與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不同,“新三板”實行備案制,科技創新類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不需要由證監會審核,只需要由主辦券商將掛牌文件交中國證券業協會備案,由主辦券商承擔推薦掛牌備案的全部責任並對掛牌企業進行終身督導。在轉創業板或中小板上市前,掛牌企業只能在主辦券商的幫助下通過定向增資的方式融資。

  截至2010年末,“新三板”市場已經有78家掛牌公司,總股本逾26億股,共有15家公司累計完成16次定向增資,募集資金逾7億元,平均市盈率接近20倍。前述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新三板”擴容後,掛牌企業數量將大大增加,一年新增掛牌企業200-300家不成問題,他們將為主辦券商帶來持續的承銷收入,也將為券商的直投部門提供豐富的直投資源。

  “‘新三板’的股份轉讓、定向增發、企業收購將給券商提供巨大的盈利空間,我們的初步測算顯示,僅做市商制度就能為券商行業帶來100億左右的價差收入,”招商證券券商行業分析師羅毅十分看好“新三板”擴容給券商股帶來的投資機會,他認為,隨著“新三板”業務和融資融券等創新業務的逐漸鬆綁,飽受“佣金戰”拖累的券商板塊投資價值已經顯現,今年有望跑贏大市。(錢傑)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