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最新播報第二屆

第二屆海峽論壇:兩岸交流沒有黨派之分 地域之別

時間:2010-06-29 14:42   來源:SRC-83
<P> <FONT face=楷體_GB2312> 賈慶林在第二屆海峽論壇大會上明確提出兩岸交流要跨越地域、界別、黨派和意識形態,顯示中央已經意識到“兩岸大交流局面已經形成”,應將鞏固、擴大、深化兩岸交流作為當前大陸對臺工作最重要的任務,以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主要的內容。然這並不表示大陸已不再反對民進黨的“臺獨”分裂主張,而是基於形勢的變化,會在與民進黨接觸的方式上尋求創新和突破,通過接觸發揮影響,以交流促變化。</FONT></P>
<P>  第二屆海峽論壇圓滿結束了,此屆論壇較之上屆規模更大、代表性更廣、內容更豐富、成果更豐碩,將在兩岸民間交流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成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的更大的動力。 </P>
<P>  細心的人們應會發現,在6月20日召開的第二屆海峽論壇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中臺辦主任王毅相繼發表了重要講話,內中透露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訊息。例如,賈慶林提出:“兩岸交流,沒有黨派之分,沒有地域之別,應當遍及城市和鄉村,深入到縣市、鄉鎮、學校和社區,深入到工人、農民、青年、婦女和少數民族等各個界別之中。”王毅在講話中指出:“兩岸交流應不斷擴大參與,跨越地域和界別,跨越黨派和意識形態”,“參與交流的同胞越多越好,交流的領域越廣越好,……應形成全方位、多層次、機制化的交流格局”,等等。 </P>
<P>  顯而易見,上述兩個講話中關於“兩岸交流沒有黨派之分和地域之別”、應“跨越黨派和意識形態”的説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至今仍在兩岸交流中缺席的民進黨,以及受其政治影響、與大陸交流相對薄弱的大部分臺灣中南部民眾,其中的寓意為何,頗值得關注。 </P>
<P>  帶著這一問題,筆者回顧了近年來大陸對與民進黨打交道的相關政策説法,擇要如下:</P>
<P>  2005年1月賈慶林指出:我們願意與認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代表性人士尋求協商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我們一貫認為,廣大民進黨成員與少數頑固的“臺獨”分子是有區別的,歡迎他們以適當身份來大陸參觀訪問,只要民進黨放棄“臺獨黨綱”,停止“臺獨”分裂活動,我們願意做出正面回應,與之接觸交往。 </P>
<P>  同年3月胡錦濤指出:只要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不管是什麼人、什麼政黨,也不管他們過去説過什麼、做過什麼,我們都願意同他們談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統一的問題。</P>
<P>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麼問題都可以談。 </P>
<P>  2008年3月胡錦濤指出:對於那些曾經對“臺獨”抱有幻想、主張過“臺獨”甚至從事過“臺獨”活動的人,也要努力爭取團結。只要他們回到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我們都將熱情歡迎,以誠相待。 </P>
<P>  同年12月胡錦濤指出:希望民進黨認清時勢,停止“臺獨”分裂活動,不要再與全民族的共同意願背道而馳。只要民進黨改變“臺獨”分裂立場,我們願意作出正面回應。 </P>
<P>  綜上所述可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特別是2000年臺灣政權發生更疊、民進黨上臺執政後,由於該黨主張“臺獨自決”,推動“去中國化”、“正名制憲”暨“法理獨立”,大陸對民進黨主要是批判鬥爭,推動“兩岸交流對話、協商談判”的對象並不包括民進黨。2005年兩岸關係形勢發生積極變化後,大陸提出對民進黨及主張、從事、追隨過“臺獨”的人要採取區別對待、既往不咎、爭取團結的方針,但總體上仍堅持不與該黨接觸的立場,除非該黨“停止‘臺獨’分裂活動”。換言之,兩岸交流是有黨派和意識形態之分的。 </P>
<P>  也因此,大陸與以國民黨為代表的泛藍政黨及其主政下的中北部各界各階層的交流要多一些,而與民進黨及其主政下的中南部地區各界各階層的交流相對要少一些,結果自然形成了“重北輕南”的“地域之別”。例如:迄今為止,大陸與泛藍執政下的絕大部分縣市都開展了對口交流,或簽訂了各種交流合作協議,而與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則鮮少交流,僅有的3名民進黨籍縣市長——高雄市長陳菊、雲林縣長蘇治芬、臺南縣長蘇煥智,僅出於推銷高雄世運會、雲林農産品和臺南芒果的單純目的,才不顧黨內的質疑聲毅然來大陸走一遭。 </P>
<P>  顯然,賈主席及王毅主任的講話與以往有所不同,即沒有像以往那樣採負面表列“只要放棄(或停止、承認、改變)……我們就……”,而是正面強調“兩岸交流要跨越地域和界別、跨越黨派和意識形態”。這背後的考慮可能多少與以下因素有關:  </P>
<P>  一、兩岸關係歷經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的巨變,“臺獨”分裂路線已不構成主要危險,擱置爭議、加強交流、和平發展、共創雙贏成為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P>
<P>  二、兩岸綜合實力對比逆轉,大陸的國際地位日益提升,對未來發展前景越來越有信心;</P>
<P>  三、兩岸民間交流空前熱絡,經貿文化人員聯繫空前緊密,大陸對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和平發展的前景越來越有信心;  </P>
<P>  四、許多民進黨人士以個人名義或“適當身份”來大陸從事觀光旅遊或經貿文化交流,親眼目睹大陸正在發生的積極變化,親身感受到大陸對臺政策日趨理性務實和以人為本,“臺獨”立場或偏激主張多少有所動搖。民進黨執政縣市從地方利益、執政績效和鞏固執政地位考量,也無不盼望能從兩岸交流的熱潮中分到一杯羹。民進黨內的有識之士越來越感受到形勢在變,必須對兩岸政策做出務實調整以適應新的形勢發展,黨內要求與大陸接觸交流聲音越來越大,以蔡英文為主席的黨中央被迫委託民間智庫規劃兩岸交流平臺,並向大陸發出“不設前提進行對談”的呼籲等。凡此較之陳水扁執政時的挑釁做法無疑是一進步,自然受到大陸的重視。 </P>
<P>  如果上述分析正確,中央領導在第二屆海峽論壇大會上花很大篇幅來講兩岸交流的意義及其努力方向,明確提出兩岸交流要跨越地域、界別、黨派和意識形態,顯示中央已經意識到“兩岸大交流局面已經形成”,應將鞏固、擴大、深化兩岸交流作為當前大陸對臺工作最重要的任務,以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主要的內容。然這並不表示大陸已不再反對民進黨的“臺獨”分裂主張,而是基於形勢的變化,會在與民進黨接觸的方式上尋求創新和突破,通過接觸發揮影響,以交流促變化。</P>
<P>  正如中央領導所言:“天地之間,莫貴於人;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唯有交流才能增進了解和理解,進而轉變觀念,“增進同胞感情、擴大共同利益”。“只要兩岸同胞進一步密切交流互動,消除各種疑慮和誤解,就能夠不斷凝聚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識,不斷增進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不斷為攜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唯有兩岸交流“向更寬領域、更大規模、更深層次邁進”,才能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群眾基礎”,“提供不竭的動力”,“為兩岸民間交流提供穩定和可靠的制度保障”。 </P>
<P>  從上述意義上説,筆者衷心希望兩岸民間交流能借助第二屆海峽論壇的東風更上一層樓,也真誠期盼中共與民進黨的交流能有所突破。如是,兩岸關係必定會産生又一個質的飛躍而呈現更加嶄新並充滿希望的大好局面!(楊立憲 作者係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研究員)</P>
分享到:
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