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體_GB2312><IMG src="./W020090518741542514338.jpg" OLDSRC="W020090518741542514338.jpg" /></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體_GB2312>海峽經濟區高層研討會現場。(台灣網記者 邵磌 攝)</FONT></P>
<P> 台灣網5月18日福州消息 海峽西岸經濟區自2004年提出建設發展思路以來,歷經五年的實踐發展,已成為海峽兩岸合作交流的前沿平臺和先行先試區域。在5月18日舉行的海峽論壇 海峽經濟區高層研討會上,兩岸各界專家學者集聚智慧,共同探討深化海西建設,研究構建海峽經濟區。</P>
<P>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以及新席主席郁慕明,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洪讀,工黨主席鄭昭明等兩岸250多位來賓出席了研討會。</P>
<P> 林文漪致辭發言時表示,福建省在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過程中,著眼海峽東岸和西岸的共同發展,大力推動閩臺經貿文化等多方位、寬領域的合作交流,不僅促進了海峽西岸經濟區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也為兩岸同胞厚植了共同利益。近日,國務院公佈了《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對福建省工作的高度肯定和殷切期望,相信必將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P>
<P> 林文漪説,構建海峽經濟區意義重大。特別是在當前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形勢下,構建海峽經濟區,將進一步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同時也為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進行有益探索,為兩岸同胞開展經濟大合作充當“先行軍”。如果兩岸兄弟同心,共謀發展,海峽經濟區必將成為又一重要的經濟繁榮區和新的增長極。</P>
<P>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認為,海峽兩岸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平發展成為兩岸關係的主軸,標誌著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但同時,兩岸經濟發展都面臨著國際經濟形勢複雜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全面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勢在必行。最近,國務院公佈《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思路從局部意識上升為全局意識,這既是對福建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又是對兩岸交流合作寄予了更大的期望。</P>
<P> 盧中原説,海峽西岸和海峽東岸形成的這一區域經濟單元是亞太乃至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經濟全球化和海峽兩岸經濟一體化發展快速,通過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挖掘相互合作的潛力,加快區域內各板塊的對外開放,促進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産業合理佈局、基礎設施協調銜接,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海峽兩岸共同發展,合作雙贏。這需要海峽東岸的回應,需要兩岸互動。</P>
<P> 《經濟日報》原總編輯楊尚德認為,海峽經濟區的構想對福建區域經濟發展,對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都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件。</P>
<P> 隨後的演講議程中,國務院參事、東中部研究院院長、國家科委中國星火公司原總工程師、北海市副市長任玉嶺作了《催生海峽經濟區,促海峽兩岸大發展》的演講;臺灣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主任、前高雄大學副校長王鳳生代原臺灣大學經濟係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于宗先作了《海峽經濟區合作發展的新思維》的演講;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霍德明作了《關於在海峽經濟區建立“兩岸高等教育事業合作試驗區”的構想》的演講;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葉金鳳作了《擴大兩岸經濟交流,發展海峽經濟區》的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王洛林作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略決策》的演講;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廉小強作了《先行先試,産業對接 ,互利雙贏》的演講;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社科院院長張帆作了《海峽經濟區戰略構想》的演講。從不同角度對構築海峽經濟區分別做了闡述。</P>
<P> 論壇的致辭及演講分別由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于廣洲、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汪毅夫主持。 </P>
<P> 論壇全程由台灣網和中國經濟網聯合網路直播。</P>
<P> 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的此次海峽論壇大會由國務院臺辦等26個國家部委、群團組織、民主黨派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臺灣28個民間社團機構聯合主辦。</P>
<P> 首屆海峽論壇是迄今規模最大的兩岸民間交流平臺。論壇于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廈門、福州、泉州、莆田等地舉行,共有四大板塊二十余場大型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活動,臺灣各界別和各縣市約8000多人參加了論壇系列活動。(記者 李桂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