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評論反應

海交會十年先行先試 兩岸商貿合作揚帆遠航

時間:2009-05-09 20:23   來源:海都資訊網
<P><FONT face=宋体>  第十屆中國(福州)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于5月18日在福州隆重舉辦。今年是海交會成功舉辦10週年的歷史時刻,伴隨福建對外開放、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海西建設進程,海交會走過了一條持續提升之路,在兩岸經貿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現。</FONT></P>
<P><FONT face=宋体>  回首海交會十年曆程,幾乎年年 
<TABLE align=left>
<TBODY>
<TR>
<TD><SPAN id=adv_div_default style="DISPLAY: none"></SPAN></TD></TR></TBODY></TABLE>都有對臺先行先試的政策出臺,並在全國率先實施。2005年第七屆海交會率先實現臺灣農産品"零關稅"直航大陸的歷史性突破,創造了兩岸農産品貿易的新模式。2006年第八屆海交會在全國率先擴大臺灣農産品"零關稅"準入種類和範圍、率先恢復兩岸漁工勞務合作、開放臺灣居民在大陸申辦個體工商戶、國家政策性銀行首次向福建省臺資企業和臺商投資區發放開發性貸款。2007年第九屆海交會組織國家新開放19種"零關稅"農産品到海交會上展銷,並實現福州與澎湖貨運直航常態化的首航。 </P>
<P>  今年海交會依然凸現作為兩岸經貿政策先行先試窗口的示範作用,亮點紛呈。海交會、商交會、全球採購會、商洽會、海峽西岸經濟協作區板塊展"五會"聯展;首次實現在大陸參展的臺灣縣市基本覆蓋全島,使兩岸區域板塊互動由臺灣離島的金、馬、澎地區向島內縱深拓展、由臺灣中部向南北兩翼延伸;首次設立品牌館,品牌參展比例進一步提高。其中海峽西岸經濟協作區板塊展的首次設立,預示著兩岸互動模式從産業連結向整個海西區域板塊協作對接的深刻轉變,讓同處海峽西岸的各城市共用到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提升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影響力。可以説,先行先試、創新不止,業已成為海交會最突出的品牌和功能,也是海交會保持生機與活力的重要因素。 
<P>  十年來,海交會由地方展會上升為國家級展會,得益於海西的區位優勢,海交會因而成為中央對臺經貿政策先行先試的窗口和平臺,海交會的諸多率先也凸現了國家有關部委對海交會的肯定、鼓勵和支援;得益於海交會緊緊依託閩臺"五緣"優勢,積極拓展"六求"作為,為維護臺海局勢穩定,推動兩岸經濟合作與和平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而獨特的貢獻;得益於伴隨著支援海西經濟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海西建設全方位推進,為海交會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P>  當然,海交會未來發展也面臨新課題。首先,近年來大陸宏觀經濟環境在發展變化,特別是07年下半年以來大陸相繼出臺的一系列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使得一些從事加工出口貿易和傳統産業的臺資企業生存發展問題更加突出。作為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如何引導這些臺資企業,尤其是十幾年前就進入大陸投資的傳統製造業企業,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加速完成企業轉型和産業升級,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海交會必須應對的迫切問題。其次,當前臺灣局勢發生了積極變化,兩岸關係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如何進一步發揮海交會作為宣傳、展示、實踐、推動海西建設的平臺和窗口的作用,繼續先行先試,拓展"六求"作為,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用,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經濟利益紐帶,將閩臺區域的巨大潛在優勢轉化為兩岸經貿交流的現實優勢,海交會的使命仍然任重而道遠。其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大品牌帶動戰略實施力度,圍繞投資合作、貿易拓展兩大主題,拓展對外影響力和輻射力,打造一個根植海西,枝伸兩岸、花開亞太、果滿全球的國際性經貿平臺,也是海交會應該直面的挑戰。 
<P>  本屆海交會的成功舉辦,對於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又好又快地推進"兩個先行區"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堅信,借助海交會的大平臺,兩岸商貿合作將乘著海西大發展的東風,不斷深化,揚帆遠航。(徐嶸) </P></FONT>
分享到:
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