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論壇花絮第三屆

廈門草根民眾迎臺灣“咱厝人”

時間:2011-06-12 17:16   來源:中新網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font id="fontzoom">  中新社廈門6月12日電&nbsp;題:廈門草根民眾迎臺灣“咱厝人” <br />
<br />
  中新社記者&nbsp;詹托榮 <br />
<br />
  在閩南,農民喜獲豐收,就會頭戴草圈,赤裸上身,然後用雙手依次拍擊胸、肋、腿、掌,並不時撫胸翻掌、扭腰擺臀,將豐收後的喜悅心情“拍”得淋漓盡致。現在,這種表現形式發展成為閩南特色舞蹈“拍胸舞”,素有“閩南迪斯可”之稱。 <br />
<br />
  廈門翔安區新圩鎮金炳村是“閩南迪斯可”拍胸舞的發祥地之一。12日,金炳村村民黃谷和40多名鄉親一早就趕到廈門國際會議中心,他們歡快地跳起拍胸舞,用濃濃“家鄉味”,歡迎海峽對岸鄉親前來參加第三屆海峽論壇。&nbsp; <br />
<br />
  在富有閩南特色的鼓點配樂中,40多名金炳村村民踩著整齊的節奏,齊刷刷的抬起左掌向著自己的右胸猛力拍擊,接著是右手拍向左胸,而後揚起手臂和手掌分別下擊肋部和大腿,變幻有序地擊拍胸膛、手臂、大腿和額頭,繼之又用曲起的雙臂猛夾兩肋,發出響聲。表演者時而上跳,時而下蹲,頭部詼諧地搖擺,場面好不熱鬧。 <br />
<br />
  “我們很開心能到這邊表演,用我們閩南人特有的方式,歡迎臺灣鄉親,歡迎咱厝人(閩南語,意為自家人)。”黃谷在表演完後對中新社記者説,拍胸舞在閩臺兩地流傳,但發祥地在閩南,“臺灣鄉親回到家鄉,要讓他們看到咱厝的特色。” <br />
<br />
  廈門鄉親的熱情通過粗獷豪放的拍胸舞“拍”出來,跨海而來的臺灣鄉親看在眼裏,感動在心裏。臺北市佛教會理事長明光法師説:“來到廈門,感覺像似沒有出家門,兩岸心相連、情相通,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br />
<br />
  在大型民間慶典、迎神賽會上才能見到的閩南鄉土民俗“火鼎公婆”,當天也為臺灣鄉親精彩上演。一男一女扮演的“公婆”,扛著一個內燃有木炭火的大鼎,邊扭邊唱,詼諧有趣,讓臺灣鄉親駐足觀看,捧腹叫好。 <br />
<br />
  第三屆海峽論壇大會當天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兩岸各界嘉賓1700多人出席大會,其中臺灣嘉賓約1000人。第三屆海峽論壇于11日晚在廈門開幕,一系列活動在福建各地陸續登場,兩岸民眾圍繞兩岸生産、生活的熱點,相互交流,表達心聲,達成共識。(完) <br />
</font>
分享到:
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