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論壇花絮第一屆

海峽論壇花絮:臺灣媒體人正在變成“大陸通”

時間:2009-05-17 08:49   來源:新華網
<P>  新華網廈門5月16日電 題:海峽論壇花絮一組 <BR><BR>  <STRONG>臺灣媒體人正在變成“大陸通” <BR></STRONG><BR>  “我知道這裡以前是戰地,但是當走下飛機的那一刻,我覺得它真像我的家鄉臺中。”海峽論壇開幕式主持人、臺灣東森電視臺主播吳宇舒這樣談論對廈門的感受。 <BR><BR>  “我發現,我的同事、同行都變成了‘大陸通’!”吳宇舒笑著舉例,此行到廈門因為沒有買到直航的機票,只能經由香港轉機。一位做氣象節目的同事知道後打電話提醒她:“為什麼不走‘小三通’到廈門?這兩天海上風浪小,‘小三通’到大陸又快又安全!” <BR><BR>  “兩岸交流在升溫,大陸在臺灣記者眼中也越來越熟悉”。吳宇舒説,每次來大陸出差,不論準備到哪個城市,身邊都會有熟悉當地情況的同事向她介紹那裏的特色。 <BR><BR><STRONG>  臺灣媽祖信眾想學梳“媽祖頭” <BR><BR></STRONG>  福建莆田湄洲女頭頂髮型呈船帆狀,發髻代表船帆,兩側的銀卡子代表船槳,中間的紅頭繩代表纜繩,頭頂上的簪子代表錨。據説媽祖生前的頭髮梳的就是帆船型的髻,以示她是漁村的女兒。至今湄洲島許多中老年婦女,仍梳著這種髮型的發髻,俗稱“媽祖頭”。 <BR><BR>  16日,兩岸媽祖信眾共同舉行了祭祀媽祖祈福大典。40多名湄洲女穿梭在人群中,為臺灣媽祖信眾引路、端水。“每當有港澳臺或其他地方的媽祖信眾團隊過來湄洲島朝拜媽祖,我們都會梳‘媽祖頭’、穿‘海藍衫’歡迎他們。”湄洲女馬潤珍説。 <BR><BR>  一些臺灣同胞對“媽祖頭”産生濃厚興趣,紛紛拿出相機拍下“媽祖頭”留念。“‘媽祖頭’很漂亮,如果有時間,我真想學習梳‘媽祖頭’。”臺北大甲媽祖信眾功德會的信徒杜玉屏説。 <BR><BR><STRONG>  臺胞期待媽祖信俗申報世遺成功 <BR></STRONG><BR>  16日,兩岸媽祖信眾共同舉辦了媽祖信俗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宣傳活動,臺灣島內北、中、南地區15座媽祖宮廟的代表人在紅布條上簽名,表達對媽祖信俗申報世遺的支援。 <BR><BR>  “媽祖信俗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如果能夠成功,對於湄洲島媽祖祖廟是一種榮耀,對全世界媽祖宮廟都是一種榮耀,我們充滿期待。”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説。 <BR><BR>  嘉義縣新港奉天宮董事會董事、總幹事李進興説,為配合媽祖信俗申報世遺,他們會舉辦很多宣傳活動,比如每年舉辦媽祖文化“導覽解説”活動,安排培訓課程,宣傳媽祖文化。這個“育才計劃”每年都吸引100多名臺灣大學生主動報名。 <BR><BR>  媽祖信俗是從2008年9月開始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目前已進入第三關的評審階段。在這個申報過程中,臺灣媽祖宮廟給予湄洲島媽祖祖廟很大的支援。(記者 李慧穎 康淼) <BR><BR></P>
分享到:
編輯:齊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