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嘉賓風采第二屆

高金素梅:海峽論壇應成兩岸少數民族增進了解重要管道

時間:2010-06-19 19:36   來源:新華網
<P>  45歲的高金素梅依然充滿魅力和活力。由她帶領的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團,19日晚將在第二屆海峽論壇開幕式上登臺表演。“海峽論壇突出草根性、民間性,作為臺灣少數民族民意代表,我希望這個平臺能夠成為兩岸少數民族增進了解與交流的重要管道。”高金素梅説。</P>
<P>  高金素梅曾經在中央民族大學就讀,近年多次帶領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團體參加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此次在海峽論壇中的演出是一場名為《分享慶豐收》的民族歌舞。</P>
<P>  高金素梅在登臺表演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兩岸交流與合作日趨深廣,特別是民間交流、文化交流呈現出可喜的“豐收”局面,這場歌舞可謂正合時宜。</P>
<P>  高金素梅表示,少數民族在臺灣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在兩岸交流中受到的關注還不夠多。去年參加首屆海峽論壇時,她提出大陸赴臺的觀光旅遊團體較少涉足少數民族地區,當地旅遊資源未充分挖掘。這個意見受到了大陸方面的重視,今年以來已有好幾撥觀光團到訪台灣的少數民族地區,給當地民眾帶來了好處。“接下來,兩岸少數民族在文化旅遊、生態旅遊方面還有很大的合作與發展空間。”高金素梅説。</P>
<P>  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高金素梅赴四川災區並助養了20名羌族學生。臺灣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大陸各界紛紛施以援手,其中也惠及高金素梅的老家苗栗縣。高金素梅説,患難見真情,從施助者到受助者的轉變讓自己和族人們很感慨,兩岸民眾心手相牽,親如一家,再大的困難都變得不可怕。</P>
<P>  高金素梅説,雖然經常東奔西跑感覺有點累,但為了族群利益一切努力都很值得。她希望以後針對兩岸少數民族群體的溝通與救濟渠道能更及時與暢通。比如建立專門用於救助少數民族失學兒童的希望工程等。</P>
<P>  “兩岸交流除了經貿、文化、旅遊等內容,更應該是人心的交流。在這種交流中,兩岸少數民族的聲音應該被更多的人聽到。”高金素梅説。</P>
分享到:
編輯:董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