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新華網廈門6月21日電(記者任沁沁 許雪毅)鳳冠霞帔、眼波流轉。在第二屆海峽論壇上,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扮演的楊貴妃與臺灣京劇名家李寶春扮演的李隆基,將京劇《長生殿》演繹得如幻似夢,觀看演出的兩岸同胞如癡如醉。</P>
<P> 梅葆玖與李寶春在海峽論壇開幕式晚會上聯袂演出,續寫了63年前的父輩同臺緣。1947年,他們的父親——京劇大師梅蘭芳與李少春在上海合作演出《四郎探母》,寫下一段梨園佳話。</P>
<P> “此次跨海合作演出,距離父輩的合作已有63年,是再續前緣,更是兩岸文化交流走向深化、專業化的體現。”梅葆玖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P>
<P style="MARGIN: 0px"> 京劇在清朝時傳入臺灣,在島內舞臺上久演不衰,擁有包括已故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內的諸多戲迷、票友。辜家邀請李寶春到臺北執教新劇團,20多年來排演了多出老戲、新戲。</P>
<P style="MARGIN: 0px"> </P>
<P style="MARGIN: 0px"> “京劇藝術在臺灣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我和梅葆玖大師在海峽論壇這個兩岸基層民眾交流大舞臺上合作演出,是一件妙事、好事,能喚起兩岸民眾共同的文化歸屬感。”李寶春告訴記者。 </P>
<P> 隨著兩岸關係的和緩,兩岸京劇界交流合作日益頻繁。擔任臺北新劇團團長的李寶春說:“大陸京劇源遠流長,大師雲集;臺灣京劇有很好的運營、創新模式。彼此加強京劇文化交流,有利于優勢互補、相互提升。”</P>
<P> “京劇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奇葩,在兩岸民眾中深具感染力,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座金橋,要搭好,走好。”梅葆玖表達了同樣的期待。</P>
<P> 梅葆玖以青衣見長,梅派唱腔,嗓音甜美圓潤,唱念字真韻美,表演端莊大方,扮相、演唱都近似其父;李寶春是知名武生,嗓音清亮,被稱為“臺灣京劇代言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