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網站第一屆

[新華網]大陸直航新舉措助力兩岸共同抵禦金融危機

時間:2009-05-17 21:29   來源:新華網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0000ff>(經濟觀察)大陸直航新舉措助力兩岸共同抵禦金融危機</FONT></STRONG> </P>
<P>&nbsp;&nbsp;&nbsp;&nbsp;新華網廈門5月17日電(新華社記者 胡蘇) 在廈門舉行的“海峽論壇兩岸海上直航圓桌會議”上,大陸方面推出了9項進一步促進兩岸海上直航的政策措施,為全面落實兩岸海上直航、開創兩岸海運合作新局再送“春風”。 
<P>&nbsp;&nbsp;&nbsp;&nbsp;此次兩岸海上直航圓桌會議由交通運輸部和福建省政府共同舉辦,來自兩岸的近150名代表參與了交流和溝通。會議提出的新政策涉及開放新的直航港口、調控直航運力、砂石運輸、互免稅收、兩岸業界互設機構、直航船舶登記、非商業運輸船舶準入、兩岸直航相關機構聯繫機制的建立、直航海上安全等9大領域。 
<P>&nbsp;&nbsp;&nbsp;&nbsp;此間業界人士認為,去年兩岸“三通”基本實現以來取得的豐碩成果,猶如為經濟“寒冬”中的兩岸業界“雪中送炭”。而此次出臺的9項新政策,將進一步推動兩岸海上直航進行最後的技術性“接軌”,對於兩岸共用“三通”成果、攜手抵禦金融危機將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 
<P>&nbsp;&nbsp;&nbsp;&nbsp;兩岸“三通”基本實現至今已5月有餘。據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透露,截至4月底,兩岸實際直接通航港口已達50多個,兩岸共有125艘船舶參與直航,1-4月份累計運輸貨物2000多萬噸,減少運輸時間3萬多小時,為兩岸攜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提供了有力支撐。 
<P>&nbsp;&nbsp;&nbsp;&nbsp;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不斷向實體經濟蔓延,航運企業普遍虧損,一批中小航運企業面臨破産倒閉的風險,航運業進入了罕見的困難時期。兩岸“三通”的基本實現,幫助兩岸航運業界走出了一波逆市增長的行情。 
<P>&nbsp;&nbsp;&nbsp;&nbsp;而在兩岸直航之前,高雄港受累于金融危機等因素,吞吐量連連下滑,世界排名已由第4位滑落至第12位。“如果沒有兩岸海運直航開放,金融危機對臺灣航運經濟的衝擊將更加嚴重,”臺灣長榮海運公司董事長王龍雄説。 
<P>&nbsp;&nbsp;&nbsp;&nbsp;據王龍雄透露,兩岸海運直航啟動後,航道“截彎取直”,航運成本節省幅度高達15%至30%。據臺灣方面統計,去年12月大陸航行到高雄港的船舶航次38班,今年3月增長至118班,裝卸貨量也從去年12月的1.6萬標箱增長至今年3月份的7.4萬標箱,短短4個月共增加約24萬標箱。 
<P>&nbsp;&nbsp;&nbsp;&nbsp;此次大陸出臺9項新舉措,增加了5個直航港口(港區),另外還涉及直航運力調控、互免稅收等方面。兩岸航運業界的不少人士認為,這些政策措施“猶如一場及時雨,對兩岸航運業界頗具吸引力”。 
<P>&nbsp;&nbsp;&nbsp;&nbsp;徐祖遠表示,2008年11月4日,海協會和海基會簽署了《海峽兩岸海運協議》,為兩岸海上全面直航奠定了基礎。但目前兩岸直航還有不少具體問題需要兩岸協商解決。 
<P>&nbsp;&nbsp;&nbsp;&nbsp;“此次提出9項政策措施,大部分是根據兩岸基本實現‘三通’以來存在的各種問題和不足而制訂,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專家李建生表示,可以説,這一系列政策都是為推動兩岸實現全面海上直航進行最後的技術性“接軌”。 
<P>&nbsp;&nbsp;&nbsp;&nbsp;去年年底至今,兩岸為落實《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做了很多工作,大陸方面按照協議規定,已從2008年12月15日起對臺灣船公司和船舶從事兩岸海上直航取得的收入和利潤免征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 
<P>&nbsp;&nbsp;&nbsp;&nbsp;臺灣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副總經理王(火加兆)炫表示,希望臺灣方面也加快步伐,儘快出臺實務細則,為兩岸全面實現海上直航解決最後的技術性問題。 
<P>&nbsp;&nbsp;&nbsp;&nbsp;兩岸航運業人士認為,當前的重點是兩岸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按照《海峽兩岸海運協議》確立的原則,加強兩岸航運市場管理,保障兩岸海上直航健康、有序發展。 
<P>&nbsp;&nbsp;&nbsp;&nbsp;“除兩岸現有民間組織溝通管道外,也要順應新的形勢,研究建立兩岸相關主管部門指定人員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以便迅速、有效地解決在直航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徐祖遠説。 
<P>&nbsp;&nbsp;&nbsp;&nbsp;“面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我們深深感受到兩岸合作比以往任何時間都更加重要和迫切,”王龍雄説,期待雙方攜手合作,為促進兩岸航運業界優勢互補、共克時艱全力前行。</P>
分享到:
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