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報紙第一屆

[人民日報海外版]島內媒體“熱報”海峽論壇

時間:2009-05-18 14:48   來源:SRC-83
<P>  海峽論壇16日晚開幕,17日出版的臺灣各大報紙大篇幅重點報道,“賈慶林:歡迎民進黨多來大陸交流”、“海峽論壇:大陸增5直航港”等大字標題標出論壇利多消息。針對論壇討論的問題,島內主管機構也對採訪記者積極回應,設在海西的兩岸論壇在一水之隔的臺島吹動春水。 <BR><BR>  <STRONG>惠臺政策是熱點 <BR><BR></STRONG>  海峽論壇釋出的利多消息成為各大媒體報道的焦點,《聯合報》對於國臺辦主任王毅在大會講話中提到的8項惠臺政策逐條報道説明。同時,大篇幅報道“兩岸海上直航圓桌會議”。報道稱:“目前,大陸方面共有68個港口(港區)為兩岸海運直航港口”。 <BR><BR>  《中國時報》報道了桃園航空城在論壇招商獲熱烈反應的新聞。報道説:“國際航空城招商説明會是臺灣首次與大陸産、官、學界面對面座談,不但吸引商務部、交通運輸部及國臺辦官員高度重視,民間企業也對航空城規劃構想投資興趣濃厚。桃園縣政府觀光行銷處長陳國君説,廈門、香港業界頻頻詢問航空城相關法令投資規定,希望未來能建立合作契機……” <BR><BR>  《工商時報》也以“海峽論壇登場,大陸交通部釋9項利多”為題,向島內讀者介紹了論壇有關內容。 <BR><BR>  <STRONG>政治人物成焦點 <BR></STRONG><BR>  島內媒體對兩岸政治人物的發言及互動仔細觀察、詳盡報道。賈慶林、王毅和朱立倫、胡志強等的致詞及大會發言幾乎場場不漏。《聯合報》報道朱立倫大會發言的題目是:“朱立倫:兩岸應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報道寫到:朱立倫説,兩岸分隔60年,連用語上都有些差異,但是只要彼此了解,彼此相互的認識與接觸,就會發覺這中間沒有顧忌,可以存異、可以求同,可以共同合作……未來兩岸應擱置爭議與共創雙贏。 <BR><BR>  《中國時報》的報道則是觀察“座位政治學”,談到朱立倫以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的身份坐首席,而胡志強只是市長身份與會,但“賈朱會”後,“會談一結束,國臺辦主任王毅即陪著賈慶林,趨前與胡志強‘閒聊’,時間算久。在晚間的歡迎晚宴,大陸主辦單位讓胡志強上臺致詞,胡市長則説朱立倫副主席要求他向各位貴賓致謝,輕鬆帶過化解疑慮,又引來全場笑聲。”報道還觀察到“誰與賈慶林聊最久?”“答案是金門縣長李炷烽。” <BR><BR>  <STRONG>島內反應正面積極 <BR><BR></STRONG>  對於海峽論壇討論到的各項交流議題,媒體馬上採訪了島內相關主管部門,主管部門的回應都持積極態度。《聯合報》17日的報道稱:國臺辦主任王毅在海峽論壇上表示,大陸願積極推動協商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對此,負責推動的“經濟部”官員表示歡迎。他們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主要是替臺灣廠商爭取能在最重要的市場與競爭對手有公平競爭機會,並在國際貿易上避免被邊緣化,希望能儘早完成簽署作業。 <BR><BR>  《聯合報》同時報道,對於海峽論壇提出大陸將組織農産品採購團赴臺採購農産品。“農委會”表示樂觀其成,並計劃今年9月邀請大陸商人來臺參訪,讓他們了解具潛力供貨商的産銷過程。 <BR><BR>  而對於大陸推動今年內超過60萬人次赴臺旅遊。“觀光局”表示,歡迎陸客來臺旅遊,但隨著陸客來臺人數增加,品質將會列為優先考量,要讓陸客對臺灣留下深刻好印象。 </P>
分享到:
編輯:陳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