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最新播報

兩岸常態化研究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護(圖)

時間:2011-06-13 14: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chinanews.com/tw/2011/06-13/U48P4T8D3106894F107DT20110613115421.jpg" /></p>
<p>  作為第三屆海峽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的第三屆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護文化研討會,13日上午在廈門開幕,大陸32名、臺灣29名代表,就“生物多樣性與人居環境”的主題進行研討。圖為臺灣大學農化係、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王明光作學術報告。 </p>
<p>  中新網廈門6月13日電(記者 林永傳 楊伏山)作為第三屆海峽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的第三屆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護文化研討會,13日上午在此間開幕,大陸32名、臺灣29名代表,就“生物多樣性與人居環境”的主題進行研討。</p>
<p>  下午,與會專家學者將移師“綠色瓷都”德化縣,開展紀念性主題活動,參加“ 兩岸攜手 有你更精彩”主題簽名活動啟動儀式及“海峽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揭碑儀式。</p>
<p>  參與研討的兩岸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護文化研究領域方面的專家,就生物多樣性與人居環境、生態保護與人類可持續發展、濕地對人居環境的作用與影響、城市生態環境與人類活動環境、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文明建設等問題進行交流和研討。</p>
<p>  由福建省科協、德化縣人民政府主辦,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承辦的該研討會,已于2009、2010年分別在福建德化和臺灣舉辦了兩屆。</p>
<p>  中共德化縣委副書記歐陽秋虹女士透露,該研討會今年首次列入海峽論壇的活動內容,今後將每年常態化舉辦,由德化縣和臺灣有關單位輪流承辦。</p>
<p>  位於中國東南、福建省中部的戴雲山脈,與武夷山脈、臺灣山脈組合成為“三山並行”, 是研究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親緣關係最為關鍵的區域,是研究海峽兩岸生態構成、生態資源、生態環境、生態文明的一把金鑰匙。</p>
<p>  自2009年起,由德化縣政府發起,兩岸構建起“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護文化研討會”合作平臺,戴雲山自然保護區與臺灣大學、東海大學相關機構建立並運作常態的合作機制。此後,臺灣已有十幾個研究機構、大學、社團組織,大陸和國際方面也已有20多個專業機構相繼加盟該平臺。</p>
<p>  以“中國白”瓷器享譽世界的瓷都德化,更是海峽西岸的“綠色寶庫”。該縣森林覆蓋率達77.3%,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四個國字號生態品牌,其生態環境品質位居福建省第1位,是福建最佳人居地,被評為中國最佳生態旅遊縣。(完)</p>
分享到:
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