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五屆 > 論壇播報

臺灣學者稱,兩岸交流應多聚焦民生發展

時間:2023年06月18日 20:0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廈門6月18日電 (記者 楊伏山)“過去二、三十年世界見證了中國的崛起,臺灣地區社會也産生了很大的質變。”臺灣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18日在廈門舉辦的一個論壇上表示,應通過此次參會臺灣方面代表的報告,了解和重視臺灣社會各個階層、百工百業的更多不同需求。

  當天,作為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分論壇的第三屆海峽兩岸社會發展論壇在廈門海滄舉辦,汪明生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做出上述表示。在他看來,在兩岸交流中應多聚焦民生發展。對臺灣同胞來説,大陸有相當多值得關注的社會熱點,例如環境治理、脫貧攻堅、邁入小康、乃至生活方式,這些都可以結合數位科技、數字化來談。兩岸交流除了效率發展之外,逐步加入感性融合的因子。

  “要充分發揮此次前來參會的臺灣代表的力量,讓臺灣更多地了解大陸,將臺灣‘帶回來’。”他説。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共同主辦、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廈門市石室書院)承辦的本次論壇,以“數字化與社會發展轉型”為主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和來自海峽兩岸科研院所、高校的專家及青年學者共70余人出席開幕式。

  論壇旨在促進兩岸學術界和實務界的民間交流合作,共用兩岸城鄉可持續發展與社會治理理論研究與實踐成果。通過大陸與臺灣的比較研究,彼此借鑒,取長補短,以推動兩岸共同探索社會發展轉型的可行路徑、促進兩岸同胞情感交流,心靈契合。

  數字化代表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當今社會正處於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數字化的廣泛應用將有力促進社會轉型發展。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成全稱,數字化在廈門市醫療衛生領域、中小學教育領域、城市公共服務領域等各個領域,都得到廣泛應用。兩岸社會發展論壇的舉辦,對加強兩岸專家學者交流、凝聚共識,對探索兩岸社會治理與發展的善政良策、加深兩岸同胞相互理解,對探討數字化與社會發展轉型、打造高品質數字社會,更好服務兩岸民眾福祉均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光金説,不論是大陸還是臺灣,數字化引領的新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日新月異,影響深遠。在大陸,數字經濟的發展取得顯著成果,而臺灣數字化發展轉型方面也具有獨特優勢。

  他認為,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以及數字時代對思想觀念的影響應當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重要時代主題之一。兩岸學者應該加強數字研究的合作交流,在數字化相關研究領域攜手同行。“兩岸學者對相關議題展開的交流與研討將對兩岸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治理研究發展起到有力地推動作用。”(完)

【編輯 黃曉迪】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