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五屆 > 論壇播報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舉行兩場分論壇

時間:2023年06月16日 10:30:00來源:福州日報

  向海圖強 共謀復興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舉行兩場分論壇

  作為海峽論壇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的重要活動,船政文化歷史研究與宣傳弘揚分論壇、三坊七巷與船政文化分論壇15日分別在福建會堂和三坊七巷郭柏蔭故居舉行。圍繞本屆研討會的主題“向海圖強 共謀復興”,與會嘉賓獻計獻策。

  在船政文化歷史研究與宣傳弘揚分論壇上,來自海峽兩岸的歷史學者分享了有關船政研究的探索和成果以及船政文化工作相關情況,就船政研究的多元拓展進行交流討論。馬江之戰中的火炮性能分析、船政教育的國際對比、近代艦船工業代表人物、遼寧旅順地區與船政和近代海軍有關調查研究、船政校友組織的建設發展、船政申遺策略等一系列精彩的學術報告,引起與會者熱烈討論。

  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説,1866年,船政在福州馬尾誕生,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辦教育、育人才、興海軍等一系列為國求強活動,創造了無數第一,被譽為“中國自強之道”。當前,船政文化正努力爭創更多第一,船政文化城加快實施“一個基地、一台戲、一所大學”等項目,加快古建築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實施“船政文化基因工程”,加強學術研究,推動船政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提升船政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助力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在三坊七巷與船政文化分論壇上,文史專家、中青年文史工作者和愛好者圍繞三坊七巷與馬尾船政的歷史脈絡、文化淵源、精神內涵、遺産保護、創新發展等方面進行交流研討,為三坊七巷和船政文化建設出謀劃策。“三坊七巷和船政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兩張重要名片,它們早就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很多對馬尾船政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都居住在三坊七巷,比如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等。”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福建省文史館館員陳元邦認為,開眼看世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等精神也是由此共通的。

  嚴復翰墨館館長鄭志宇則提出用宮巷串聯三坊七巷和馬尾船政。“宮巷是名副其實的‘海軍船政’一條街,有馬尾船政代表性人物嚴復的豐富館藏,還有船政大臣沈葆楨和嚴複學生所代表的‘宮巷海軍劉’世家。”

  鄭志宇説,他將與三坊七巷一起策劃“先生回家”展覽,形成沈葆楨故居、劉冠雄故居、嚴復書院之間的聯動,讓宮巷成為船政文化主題巷,讓兩大閩都文化名片——三坊七巷與馬尾船政産生更好的聯動效應。(記者 歐陽進權 燕曉 通訊員 吳丹紅)(福州日報)

【編輯 楊永青】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