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二屆 > 論壇播報

交流走深走實 同胞走近走親——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綜述

時間:2020年09月29日 13:02: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近日在廈門舉行。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島內人為阻撓等因素影響,論壇仍受到廣泛關注,參與臺胞近2000人,島內相關政黨及基層、青年、婦女、少數民族等界別代表紛紛出席,線上關注論壇活動的臺胞為數眾多。

  金門籍民意代表陳玉珍感慨,海峽論壇今年依然能夠順利舉行,充分顯示出兩岸人民想要擴大交流、相互往來、共創和平的決心。國臺辦主任劉結一表示,兩岸交流走深走實、兩岸同胞走近走親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任何勢力都壓制不住、阻擋不了。

  “愛臺灣和愛大陸不衝突”

  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的海峽論壇,自2009年創辦以來,持續受到廣大兩岸同胞歡迎,成為規模最大、參與最廣泛的兩岸民間交流盛會,堪稱最具指標意義的年度性兩岸民間交流活動。

  本屆論壇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主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各項交流,包括論壇大會和涉及兩岸經濟、文化、基層、青年等多個交流板塊的46場活動,活動安排更精細,其中線上線下互動的佔34場,吸引更多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參與互動。論壇主會場設在廈門,福建省有關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舉辦相關活動。

  論壇還緊扣當前抗疫熱點,新增衛生防疫、有序復工復産等議題,融入兩岸同胞攜手抗疫、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感人故事,繼續多維度突出兩岸融合發展。

  “唯有透過融合發展,兩岸同胞才能走近走親,實現心靈契合。”上海復旦大學臺籍教授盧麗安在論壇大會上説。生於臺灣高雄、已在大陸發展23年的她説:“我們都希望安居樂業、安身立命、安邦濟民。這個未來是需要兩岸人民一起努力的,而且是我們能做到的。”

  “融合發展必須是雙向道。”盧麗安説,我們是同胞、是一家人,大陸積極歡迎臺灣同胞共同參與改革開放。“愛臺灣、愛大陸,兩者不衝突,這不是選擇題。”

  讓臺青在大陸放飛夢想

  作為論壇的主要活動之一,本屆海峽青年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以廈門為主會場,線上同步連線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臺北等6個分會場。

  臺灣青年鄭明嘉已在廣州奮鬥12年,一路見證廣州地鐵從2條線發展到8條線,他也積累了教育培訓、機械配件貿易、幼兒教育等行業經驗。

  “只要用心紮根,很容易在大陸的各個城市生存和發展。”為了幫助更多臺青融入大陸,鄭明嘉採用“以臺助臺、以臺引臺”的方式,幫臺灣年輕人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他還在2016年創立“廣州臺灣青年之家”,如今已往返臺灣幾百次、開辦交流活動230場左右,在臺灣80多所高校、30個創業基地開過分享會。

  在鄭明嘉看來,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潛力巨大,“9+2”城市群蘊藏無窮機遇,值得臺灣青年前來築夢。“你的所有夢想都可以在大陸放飛,擼起袖子幹吧!”

  臺灣青年林智遠在平潭創業多年,他將一年一度的海峽論壇視作與大陸青年、同在大陸奮鬥的臺灣朋友們見面交流的機會。“在疫情期間,我們格外珍惜這次機會。”林智遠説。

  香港中評社發文指出,從海峽論壇的青年交流互動中,我們不難看出,臺青不但樂於分享交流自己在大陸工作、生活的故事和成功經驗,對大陸的發展充滿信心,而且充滿了社會責任感。希望兩岸青年通過更多的交流互動,增進了解,減少誤解,增加互信,夯實兩岸持續和平的基礎。

  兩岸民心貼得越來越近

  論壇活動中,兩岸同胞共赴福建湄洲島朝聖,共同凈化海灘,共謀兩岸公益事業發展,在工商、科技、文創、司法、教育、衛生等多領域展開交流。

  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奕廷稱讚,兩岸交流如今更加多元,在一場文化活動中,臺商臺胞能全方位了解投資環境,在臺灣所擅長的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産業上找到發展方向。説起疫情之下交流形式的變化,他認為,打通了線上和線下,這樣的交流“更好了”。

  本屆論壇由於疫情而延至9月舉辦,民進黨當局不顧島內民眾對於兩岸交流的強烈呼聲,竭力阻撓,不僅拋出“三禁止”設限為難,還搬出所謂“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威脅恫嚇臺灣民眾。

  “我是金門人,以前來大陸為了方便自我介紹,我常常説我是廈門人,他們都很容易理解。”臺灣新黨主席吳成典在論壇大會上説,深信唯有交流才能帶來兩岸和平,排除一切障礙也要前來。未能到場的臺灣嘉賓通過視頻遙致問候,期待明年此時再聚。臺灣知名主持人黃智賢説,無論面對任何困難險阻,都不要終止我們彼此走近的腳步。兩岸的民心一定會貼得越來越近。

【編輯 楊永青】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