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臺灣東海大學、廈門大學、西藏大學)民族繪畫教育學術交流會7月17日在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舉行。據悉,這是兩岸以民族繪畫為主題的學術交流活動首次在大陸舉行,同時也突破了以往藏臺交流以旅遊觀光活動為主的互動,是藏臺間首次文化學術交流活動。 本次民族繪畫交流以西藏唐卡為主題。唐卡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挂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其用料極其考究,顏料全為天然礦植物原料,色澤艷麗,經久不退,具有濃鬱的雪域風格。以這種繪畫方式創作的作品內地稱為岩彩畫。此外,因其除了天然礦石研磨而成的粉末外,還必須加入由動物、植物提煉出來的膠質,因此臺灣又叫做膠彩畫。 兩岸畫家博“彩”專長 在7月17日的交流會上,西藏大學藝術係副教授阿旺晉美就西藏唐卡歷史、特點、功用做了演說。阿旺晉美表示,唐卡是一門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有著1400多年的歷史,95%為宗教題材。最初是作為宗教信仰的需要,體現的是尼泊爾風格,經過歷史的演變,逐漸融入了本地化風格,同時也受到了內地國畫的影響。 他還向臺灣及廈門的來賓展示了西藏唐卡繪制所用的顏料——一種天然礦物質,引起了與會者的濃厚興趣,大家紛紛走上講臺觀賞。 臺灣畫家許璧翎女士則著重介紹了臺灣膠彩畫的由來。她表示,臺灣的膠彩畫是在日本統治時期,由日本傳入,因此在當時的美術展覽中,被歸類為“東洋畫組”。臺灣光復後由于反日情結,這類的畫作被美展摒除門外,不得參展。直到1962年,由林之助教授提出,經學術性辯證後,將以地域性命名的東洋畫,改為以材質命名,“膠彩畫”名稱由此決定。1985年東海大學美術係首開膠彩畫課程,使臺灣膠彩畫的教育不再是師徒傳授,開始走入學院美術教育。 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張小鷺則從岩彩畫的理念、不同地區對于岩彩藝術不同表現方式以及推動現代岩彩藝術國際化的角度來論述。張小鷺指出,岩彩畫魏晉時期傳入敦煌,融入了當時希臘、印度、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結晶,創造性的形成了世界性的具有中國特點的敦煌壁畫藝術。岩彩畫具有體現語匯的國際化兼容性,又帶有本土文化強烈的色彩,只要各國的岩彩藝術關注文化自身特點,表現出本土文化的審美特質,就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藏臺文化學術交流新起點 作為首次藏臺文化學術交流,現任中國美協會員、西藏美協副主席、西藏畫院副院長李知寶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本次交流活動意義重大,首先雙方互通了信息,讓西藏知道在臺灣有這些熱愛岩彩藝術的畫家和東海大學這個從事專門岩彩教學的機構,這是學術交流的層次。其次,增進了了解,讓西藏聽到了來自內地以及海峽對岸的同仁們對于岩彩藝術的不同見解,促進美術教育的發展。最後,李主席指出,在兩岸關係逐漸融洽的當今,臺灣師生們到西藏來實地考察參觀,進行學術交流,讓臺灣同胞更了解西藏,了解西藏的經濟建設,以及西藏安寧祥和的氣氛,同時也為雙方進一步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礎。 專門趕來參加此次交流活動的西藏臺辦副主任歐珠平措對于臺灣師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西藏方面將盡力為藏臺間的交流提供方便。他指出,以往臺灣同胞進藏主要是進行旅遊觀光,這次學術交流活動非常有意義,西藏方面將支持藏臺的文化學術交流,將神秘的西藏藝術介紹給臺灣同胞。阿旺晉美也表達了同樣的歡迎之情,他認為這次的民族繪畫交流活動非常成功,雙方由此可開展進一步的合作。 事實正是如此,交流活動一結束,臺灣東海大學代表、東海大學膠彩研修生呂敏光就迫不及待的邀請阿旺晉美前往臺灣。他說,希望明年能看到阿旺晉美教授帶上他的關于膠彩畫的信息前往臺灣東海大學交流,同時,他也已經開始在策劃明年能有機會再帶上臺灣師生前來西藏進行交流,共同把岩彩藝術發揚光大。 西藏與臺灣,一個位于祖國的大西部,一個與東南沿海的福建隔海相望,正如西藏臺辦副主任所言,以往兩地間的交流主要是以觀光旅遊為主,但是透過岩彩畫這種發源于西藏的藝術形式的交流,使兩地加強了了解,同時也為兩地的合作打開了一扇窗。李知寶主席對未來藏臺的交流充滿信心,他說本次民族繪畫藝術交流只是兩地擴大交流的一個起點,未來,西藏與臺灣將循著本次活動的腳步,擴大交流,讓臺灣同胞了解神秘的西藏文化及藝術。 由臺灣東海大學和廈門大學的二十多位畫家、繪畫專業師生組成的文化考察隊,七月十五日抵達拉薩,在西藏開展以考察、臨摹古代岩彩壁畫為主題的兩岸首次西部文化尋根之旅。本次活動,預計將為期一個月左右,考察隊將深入拉薩、日喀則、阿里等西藏古代岩彩壁畫保存較多的地方考察、臨摹。在整個考察活動結束前,部分考察隊成員還將到古典壁畫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古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敦煌莫高窟,進行學習和研討。本次西藏大學的民族繪畫學術交流是西部行的活動之一。
唐卡:唐卡也叫唐嘎,唐喀,係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挂供奉的宗教卷軸畫,是在松讚幹布時期興起的一種新穎繪畫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鬱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藏族人民視為珍寶。唐卡的繪制極為復雜,用料極其考究,顏料全為天然礦植物原料,色澤艷麗,經久不退,具有濃鬱的雪域風格。唐卡在內容上多為西藏宗教、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凝聚著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唐卡的品種和質地多種多樣,但多數是在布面和紙面上繪制的。另外也有刺繡、織錦、緙絲和貼花等織物唐卡,有的還在五彩繽紛的花紋上,將珠玉寶石用金絲綴于其間,珠聯璧合。唐卡繪畫藝術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來影響深遠。
作者:徐麗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