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首 頁 | 聚焦金像 | 最新動態 | 領獎瞬間 | 紅地毯 | 金像回顧 | 現場掠影 | 熱門評論
字號:
金像獎上的那些花兒 影帝影後與配角篇(組圖)

  時間:2006-04-04 17:19    來源:     
 
 

金像獎上的那些花兒影帝影後與配角篇(組圖)

周潤發:影帝還是我最帥! 許冠文:老大,你用槍指著我,我也是第一個! 

金像獎上的那些花兒影帝影後與配角篇(組圖)

許冠英:我明明是男一號! 喬宏:小子,跟我比你差遠了!

金像獎上的那些花兒影帝影後與配角篇(組圖)

羅蘭:論演戲你不行,論年紀你還是不行!

金像獎上的那些花兒影帝影後與配角篇(組圖)

張曼玉:5個獎杯,往哪擺呢?

金像獎上的那些花兒影帝影後與配角篇(組圖)
梁朝偉已5次舉起金像獎影帝獎杯


  他們之中,有人是金像獎的“老朋友”,拿獎拿到手軟;有些人則是金像獎的“陌生人”,不管怎麼努力就是沒法與之“親密接觸”。當然,對于極少數人來說,有時候,拿金像獎也不是什麼美事兒。

   影帝篇

  金像獎第一位影帝:許冠文香港最著名的“許氏兄弟”中的老大,人稱“喜劇大師”,1982年憑借摩登豪華的《摩登保鏢》成為第一位影帝,後來還獲得過6次最佳男演員提名和兩次最佳編劇提名。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第一位沒有到現場領獎的人,他的獎杯由弟弟許冠英代領。

  惟一一次的並列影帝:洪金寶和麥嘉

  在1983年舉行的第二屆金像獎上,洪金寶和麥嘉分別憑借《提防小手》和《最佳拍檔》並列影帝,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演員獎項上的並列現象。

  最年長的影帝:喬宏

  1996年,喬宏憑借《女人四十》獲得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時已近70高齡;此前出演過胡金銓導演的電影《俠女》和張之亮的《籠民》;2000年4月16日下午,因心臟病突發于美國西雅圖病逝。

  最年輕也最坎坷的影帝:梁家輝

  1983年,梁家輝在李翰祥導演的影片《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中扮演鹹豐皇帝;因為在內地參演電影而遭到中國臺灣當局的封殺,被迫去做小買賣糊口。1984年,梁家輝憑借《垂簾聽政》獲第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時年方26歲。

  創造金像獎紀錄最多的影帝:周潤發

  首先是獲提名紀錄,周潤發在香港電影最鼎盛時期創造了12次提名紀錄;其次是在同一屆金像獎上獲影帝提名最多的紀錄,1988年第7屆金像獎上,他憑借《秋天的童話》、《監獄風雲》、《龍虎風雲》獲三項影帝提名;同時,他也是第一位蟬聯的影帝,在第6、7屆金像獎上,周潤發以《英雄本色》和《龍虎風雲》蟬聯影帝。

  效率最高的影帝:梁朝偉

  梁朝偉獲得過7次影帝提名,成功5次,此外還得過兩次最佳男配角。他同時也是獲得演員獎項最多的人。

  第一位憑三級片獲得影帝的是:黃秋生

  黃秋生、劉青雲、吳鎮宇三位被公認為是香港三大演技派代表人物,但後兩位至今仍然與影帝無緣。1994年第13屆金像獎是劉青雲最接近影帝的一次,結果被黃秋生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搶去。

  影後篇

  金像獎第一位影後:惠英紅

  出演過《霸王花》係列的惠英紅當年在香港影壇以“打女”著稱,近年來復出影壇,並出演了《無間道2》和《情癲大聖》,不溫不火的演出讓人幾乎忘了她在1982年第一屆香港金像獎上憑借《長輩》摘得影後桂冠。

  第一位來自內地的影後:斯琴高娃

  1985年第4屆金像獎上,來自內地的斯琴高娃因為嚴浩導演的《似水流年》獲得影後。

  最年長的影後:羅蘭

  喜愛香港無線劇集的觀眾對羅蘭都很熟悉,出演過多部無線劇集的她在2000年以《爆裂刑警》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時已經58周歲。

  獲得影後最多的是:張曼玉

  張曼玉共獲9次影後提名,獲得5次,分別是《不脫襪的人》、《阮玲玉》、《甜蜜蜜》、《宋家皇朝》、《花樣年華》。

  第一位蟬聯的影後:袁蚑儀

  港姐出身的袁蚑儀在1993年憑借《阿飛與阿基》獲得最佳新人,接下來的兩年里,她分別以《新不了情》和《金枝玉葉》榮登影後寶座,後因接片不加節制,鋒芒漸消。

  配角篇

  第一個拒絕金像獎的人:許冠英

  當年的“許氏兄弟”中,外形比較“出位”的許冠英是歷史上拒絕金像獎的第一人。在1986年的第5屆金像獎上,他主演的《僵屍先生》獲得眾多提名,但他拒絕了最佳男配角提名,因為他覺得他是主演。

  最莫名其妙的提名:徐克

  徐克導演在1988年第7屆金像獎上憑借《最後勝利》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這項提名至今仍使他感到納悶。至今,每次有人談論他當年的演技時,他便會臉紅。

  同一屆獲提名最多的人:陳小春

  1995年,還是新人的陳小春在第14屆金像獎上分別憑借《金枝玉葉》和《晚九朝五》得到兩個最佳男配角和兩個最佳新人提名,最終憑《晚九朝五》中的出位演出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獎。

  第一次兄弟/父子同獲得提名的是:秦沛、爾冬升;成龍、房祖名

  1994年第13屆金像獎,作為親兄弟的秦沛和爾冬升分別憑借《癲佬正傳》和《新不了情》入圍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導演,最後雙雙獲獎;去年,成龍和房祖名父子分別入圍影帝和新人獎,最後雙雙落敗。

  客串一天就拿獎的配角:吳鎮宇、梁家輝

  這兩位哥們兒各自用了一天時間客串演出了《公元2000》和《大丈夫》,最後拿著了最佳男配角。

  最對不起的提名者:成龍、劉青雲、劉嘉玲

  截至目前,他們3人分別獲得過10次、7次和5次影帝/影後提名,但是一次也沒能獲獎,原因也許不僅僅是對手太過強大。比他們稍微幸運一些的是張國榮,在經歷8次提名之後,1991年憑《阿飛正傳》終獲影帝。
 
  (來源:華商晨報綜合)

編輯:蒲蒲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