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改革50年林芝縣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時間:2009-04-13 16:28   來源:西藏日報
    一、 歷史的抉擇,共同的期盼

  歷史和現實雄辯地説明,只有共産黨才能救西藏,只有共産黨才能發展西藏,只有共産黨才能開創西藏更加美好的未來!實行民主改革後的五十年,林芝縣在中央、自治區、林芝地委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全國人民尤其是廣東省大力無私援助下,在全縣各族兒女萬眾一心團結奮鬥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新時期西藏工作指導方針,堅持穩定壓倒一切,始終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用好、用足中央一系列優惠政策,使林芝縣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政治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日益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使林芝縣更加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林芝已從過去民主改革前貧窮落後的一個邊陲小城,變成了一顆熠熠生輝的綠色明珠!曾經飽受農奴制社會摧殘的農奴們不僅當上了國家的主人,他們的後代也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建設林芝發揮著聰明和才智。林芝人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充實,越來越幸福!他們正滿懷豪情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上!

  

  資料圖片:林芝地區米林縣扎繞鄉彩門村的農民住宅。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

  二、輝煌的成就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民主改革前,林芝縣城僅有尼池路、普拉路,且都是土路,街道邊的民居多是木板房為主。那時的街道坎坷不平,一遇颳風下雨,道路泥濘,給出行的人們帶來極大的不便。民主改革後,縣城逐步實行道路硬化建設,並修建了現代化的樓房:如國合聯營公司大樓、銀行大樓等。

  改革開放以來,縣委、縣政府先後實施了魯朗小集鎮規劃、布久鄉小集鎮規劃、更章門巴民族鄉的搬遷和小集鎮規劃,對百巴鎮現有街道、建築物進行了升級改造,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精品工程,為城鄉建設和林芝縣經濟通道打下了良好基礎。

  

  資料圖片:林芝八一鎮新貌。姚海全 攝

  2003年底,縣政府因地制宜,修建了工布民俗商業街。該街處於八一鎮城區東部、連接318國道與多條城市主幹道,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帶。該工程建築風格獨特,它採用“八一”字型的房屋佈局,在凸現工布民居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將現代建材有機地融入其中,是集地域性、民俗風格和時代特性為一體的特色建築。該街鋪面有200多套,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2005年,按照地委、行署的研究批復,林芝縣正式鋪開了魯朗旅遊區的總體規劃。整個規劃圍繞魯朗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旅遊資源,以環境保護為前提,對魯朗城鎮建設、農房改造的風格、樣式、顏色等進行了特色開發,以景觀組合起來,形成了空間層次結構,保持了生態城鎮的風貌。新建成的魯朗開發旅遊區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為林芝的旅遊業提供了創造性昇華的旅遊和生活環境。

  2005年5月,林芝縣政府正式搬遷到八一新區,隨後,林芝縣政府辦公大樓、財政局、農牧局等政府辦公樓相繼落成、使用。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45%,榮獲2007年全國人居環境獎。此外,近年來在廣東省的大力援助下,各鄉鎮的小學、縣中學等教學樓、住宿樓,輔助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順利落成,以旅遊開發為主的風景區、配套旅遊服務區、度假村相繼建成,各種服務設施得到明顯改善。

  在林芝機場通航、青藏鐵路正式運作之後,林芝縣抓住機遇,對布久、更章小集鎮進行了總體規劃,大力改善了城鎮基礎設施和旅遊設施,進一步提高了鄉鎮人居環境品質。

  2006年底,林芝縣八一新區青年公寓96戶順利驗收,使幹部職工有了自己的小區、住所,2007年林芝縣新建週轉房、廉租房70戶並相繼投入使用。

  農牧區經濟從貧窮落後到飛速發展。民主改革前,生産資料集中在少數農奴主手中,農奴們過著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生活。封建農奴制嚴重制約了社會生産力的發展。1959年民主改革的勝利徹底粉碎了封建農奴制的枷鎖,林芝縣翻開了新一頁。

  林芝縣農牧區經濟發展開始起步,1960年,各種糧食作物總産量為391.17萬斤,油料13.15萬斤。農業生産互助組的成立,使農牧民的生活由苦變甜,農牧民不僅糧食夠吃了,有酥油吃了,有些農戶還新修了房屋,他們購買茶葉改變了舊社會用樹葉泡水喝的日子,菜園裏種滿了蔬菜,養上了雞、豬、牛、羊等家禽家畜。1980年,農村實行土地聯産承包責任制,使林芝縣農牧民的積極性得到空前高漲。1981年全縣2678戶,28721人,耕地39532畝,糧食總産量達到1432萬斤。

  

  資料圖片:西藏林芝地區的一名藏族姑娘在採摘水果(2008年7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後,林芝縣委、縣政府在中央的關心和廣東人民的無私援助下,沿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主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打基礎、調結構、建支柱、增財力的縣域經濟發展指導原則,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發展新産業、建設新村鎮、創建好班子為重點,以村鎮規劃、農房改造為切入點,以增加農牧民收入為著力點,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符合林芝實際”的發展路子,狠抓了農牧區基層組織建設,農牧區産業結構調整,特色種植、養殖,農牧民增收,農房改造工作,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持續、健康、有序、深入的開展。

  2008年,全縣生産總值完成208034萬元,同1998年相比增長4.8倍。農村經濟總收入15074萬元,同1998年相比增長3.2倍;財政收入完成3100萬元,同1998年增長4.32倍;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完成4970元,其中現金收入3529元, 分別比1998年增長2.88倍和3.41倍。

  特色農牧業加快農牧民增收致富步伐。 民主改革前,生産資料集中在少數奴隸主貴族手中,農奴們沒有絲毫人身自由,農牧業生産方式極其落後,農奴們使用藏式木犁耕地,人工播種和打場。少數地方還採取“刀耕火種”、“燒荒肥田”的生産方式。農産品品種單一,農業單産低。民主改革後,林芝縣開始引進新式農具,並逐步推廣。

  如今,現代農業已經在林芝的廣大農家紮根,90%的農民家中都購買了新式農機具,在田間地頭,可以聽到播種機、收割機等不同機器的轟鳴聲。

  

  資料圖片:西藏林芝地區林芝縣巴果繞村農民正在給從內地引進的黑白花奶牛喂飼料(2008年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改革開放以來,林芝縣加大了農牧業産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特色産業,並通過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大大提升了特色産業的科技含量,使農牧區經濟快速發展,農牧民收入不斷增加。2008年特色農牧業總收入達2110.4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4%;帶動農牧民每人平均增收1407元,約佔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的28%。

  林芝縣不斷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有力提高了農牧民群眾的科學文化水準,為農牧區發展高産優質農業和特色農牧業提供了強大動力。完成農牧民技能培訓人次從2002年的4200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17650人次。年投入資金累計達15萬元。目前全縣共有科技示範戶108戶,有一個以上科技明白人的戶數達1873戶,掌握一門以上致富技術的勞動力數達5169人。“學科學、用科學、依靠科學奔康致富”已在農牧區蔚然成風。2008年林芝縣被命名為全國科普示範縣。

  

  資料圖片:西藏林芝地區林芝縣唐堆村養雞場的管理員周華英正在喂雞(2008年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近年來,林芝縣特色産業已初具規模,科技含量大大提高。 2008年林芝縣對全縣産業結構劃分為“二區一帶一點”的佈局,即:以八一鎮周邊和米瑞鄉、布久鄉6個村奶牛養殖及蔬菜種植為主的城郊經濟發展區,以八一鎮、魯朗鎮、林芝鎮、百巴鎮、更張鄉發展藏雞、藏豬養殖為主的特色養殖業發展區,以尼洋河養殖場、果洛商品豬養殖基地為依託,以布久鄉、林芝鎮、米瑞鄉、八一鎮為重點的玉米産業帶,以米瑞鄉為主的特色種養帶。2008年縣政府投資80萬元在四鎮三鄉全面實施了“百戶千棚”農牧民菜籃子工程。目前已完成18個行政村678座溫室大棚建設和種植工作。搭建西瓜、葡萄、草莓溫室200座,種植面積300畝,畝均收入達3000多元。

  截至目前,全縣共發展申報和實施自治區級農牧業項目10余項,完成國家投資2050萬元;發展了八一鎮唐地村等21個蔬菜種植村,共計新建大棚2100余座,全縣蔬菜面積突破7000畝;發展八一鎮色定村等9個奶牛養殖村;建成藏雞養殖基地2個——八一鎮唐地村、魯朗鎮納麥村,建立4個藏雞養殖小區、25戶養殖大戶,每年藏雞養殖數量達17萬隻以上;建成一個脫毒馬鈴薯種植村——米瑞鄉玉容增村,形成“米瑞秀果”品牌;種植面積近千畝,實現年收入50萬元;發展玉米種植村24個,2008年種植優質玉米8033畝,平均畝産達1350斤,實現年産值976萬元;建成農村戶用沼氣池1463座,年節支365萬元;建設科技示範園1個——巴結村藏藥材種植科技示範園,種植天麻、貝母、黃連、黨參等藏藥材12種。

  近年來,林芝縣特色産業的産業化程度不斷提高:鼓勵農牧民組建農民特色養殖經濟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加基地連市場”的發展模式。組織成立了各種專業合作社14個,發展農牧區經濟實體486戶,農牧區經紀人127人,農牧民進入企業、經濟合作組織、協會進行生産經營的戶數達1200余戶。圍繞農業主導産業和優勢産品,重點培育和發展尼洋河養殖場、珠江養殖科技園有限公司、唐地村藏雞養殖協會等多個涉農龍頭企業,資産規模均超過1500萬元。基本形成了“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增強,帶動群眾增收成效明顯。如:唐地村的藏雞養殖行銷合作社,全村35戶、172人以股民身份參股,佔本村人數的90%。去年該合作社共出欄藏雞7萬隻,每戶股民平均每股分紅1000余元。2008年藏雞出欄總數達8.7萬隻,純收入達20余萬元。

  近年來,林芝縣特色産業的效益凸現:全縣糧經飼比例從2002年的77:22:1調整為2008年的53:33:14,種植結構漸趨合理。項目覆蓋區群眾收入平均提高了近35%。特色種植、養殖收入佔農牧民家庭總收入的40%。農牧民群眾增收幅度同期相比提高30%,如八一鎮的加丁嘎村建立了蔬菜合作社,全村耕地以入股形式,統一經營、按股分紅,並從內地引進了35頭優良種牛,改良本地牛。去年,全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了12600元,其中現金收入9000多元。村民尼瑪富裕後,去年自願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5萬元。

  

  資料圖片:圖為林芝地區林芝縣百巴鎮章巴村一戶普通農家的新房。(格桑吉美)

  安居工程建設使農牧區舊貌換新顏。一幢幢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現代化小樓,掩映在綠樹紅花、青山綠水之間,一幅幅充滿現代氣息的新農村畫卷,令人目不暇接……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援下,近年來,林芝縣農牧區安居工程建設得到成功推進,一個優美和諧的新農村呈現在人們面前,這讓昔日的農奴和農奴的後代喜不自勝!

  在實施農牧民安居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林芝縣按照“宜改則改、宜建則建、宜遷則遷”的工作原則,積極推進農牧民安居工程建設。在實施過程中,把農房改造與小集鎮建設、小康村規範化建設結合起來,農房改造工程與村莊規劃、村容村貌整治、環境美化、綠化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提倡節約木材,推廣鋼筋混凝土結構,使林芝縣農牧民安居工程既保持了當地民族特色,還具備了現代化建築的風格,生態環境也得到有效保護。

  截至2008年8月,共完成農房改造2611戶,改造面積達566994平方米,區、地、縣財政投資2559.73萬元,民間投資35340.65萬元,受益人口12440人。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主改革前,林芝縣處在封建農奴制時期,只有官家、貴族和寺院上層人物才享有讀書的權利。民主改革後,林芝(塔工)分工委在幫納村開設了小學教育,面向廣大農牧區招收學生,從此,開始了新時期的人民教育。1990年,幫納小學更名為林芝縣小學。

  從1985年開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林芝縣農牧區實行以寄宿制為主的中小學校辦學模式,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農牧民子女實行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並逐步提高“三包”經費標準。僅2003年至2008年國家三包經費投入達1014.4萬元。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林芝縣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方針,把農牧區掃盲工作和普及鞏固農牧區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僅2003年至2008年國家教育經費投入達1583.3萬元。完善各中小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學生生活條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積極發展遠端教育,教育事業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到目前,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0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8所,教學點1個。初中教職工73人;小學教職工158人。全縣小學在校生1887人;中學在校生72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6% ;初中入學率為96.3%,農牧區青壯年脫盲率100%。林芝縣于1997年順利實現自治區“普六”目標驗收,1998年通過自治區“掃盲”驗收,成為自治區級脫盲縣之一,2003年在全地區率先通過“普九”目標驗收,2004、2005、2006年相繼通過地區和自治區的“普九”復查。

  黨的關懷像春風雨露一樣,使無數幼苗得到了茁壯成長。一批批農牧民的子女上完小學後,又被送入內地西藏班學習,並繼續在內地知名大專院校深造,畢業返藏後成為林芝縣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生力軍,為林芝縣各項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據統計,從1985年至今,林芝縣考上內地西藏班人數為570余人。

  民主改革前,廣大農奴生病根本得不到治療,許多人因此被病魔奪去了生命,特別是天花、傷寒等重大疾病的流行,造成十室九空的人間慘劇。民主改革50年來,林芝縣大力發展衛生事業,把解除人民群眾的病痛、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過去的悲慘景象不僅一去不復返了,林芝縣人民的健康水準得到極大提高,人口素質不斷得到提高。 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大大改善,林芝縣人民的壽命得到了很大提高,每人平均預期壽命達到 67歲。林芝縣的總人口數由1959年的1546戶、7404人增加到2008年的49086人。

  尤其是改革開放後,林芝縣始終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農牧區,加快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改善農牧區醫療條件,加強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形成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網路、以縣帶鄉的農牧區醫療衛生體系,為各族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目前,全縣共有衛生專業人員58人,床位62張,每千人口擁有床位數為3.99張,每千人口擁有醫生數為3.74人。從98年實行農村合作醫療時每人補貼15元增加到目前140元,直接受益人口達15524人,實現了“小病看得起、大病有統籌”的目標,農牧民參與合作醫療的人口覆蓋率達100%。

  民主改革前,舊西藏的農奴根本沒有社會保障,民主改革五十年,林芝縣社會保障和救助工作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初步探索到逐步完善的過程。為林芝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增強社會抗風險能力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鞏固“兩個確保”和“三條保障線”成果,紮實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工作,不斷擴大覆蓋面,做到應保盡保。五年來,城鎮登記失業人員506人次,實現就業206人,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建立健全農村五保戶供養、農村低收入群眾、城鎮低保、特困戶救助等制度,1999-2007年八年間扶持農村低保戶616戶,2498人,兌現資金52.59萬元,城鎮低保戶242戶,671人,兌現資金63.23萬元,供養五保戶1551戶1932人,發放供養金167.68萬元,發放救濟救災款348萬元,救濟冬令春荒期間缺糧戶,購買救濟糧145.67萬元,醫療救助53人10.55萬元。

  

  資料圖片:圖為波密縣松宗鎮格尼村群眾在村文化室進行聯歡。 王長江 攝

  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民主改革前,只有貴族可以看電影,老百姓根本沒有權利看電影,更別説享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民主改革後,林芝縣大力加強群眾文化建設,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農牧區建起了文化站和文化室,建起了電視差轉站和有線廣播站,農牧民不僅可以看電影電視,還可以收聽廣播,了解致富資訊和國家大事,可以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改革開放後,林芝縣精神文明工作緊緊圍繞小康建設這一中心任務,以治亂治愚為重點,廣泛開展以揭批達賴、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為主要內容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開展“謀跨越、奔小康”主題教育活動和“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活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文明村鎮社會主義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群眾自發參與文明旅遊景區建設的積極空前高漲,踴躍學習農牧業科技知識,利用科技增收致富的觀念不斷增強,群眾性的文藝團體蓬勃興起,貢布地區民間優秀文化活色生香,為全縣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資料圖片:圖為朗縣洞嘎鎮卓村村民正在村廣場上跳著歡快的鍋莊。麥正偉 張明海 攝 

  自2000年以來,林芝縣共評出國家級文明單位1個,文明村1個;自治區級文明單位1個,文明鄉鎮1個,文明村2個,文明戶15戶;地區級文明單位3個,文明鄉鎮3個,文明村7個;縣級文明村17個。

  到目前為止,全縣現有配套設施較完善的基層文化活動室50個,基本上形成了村村有活動室,村村能開展文化活動的局面。與此同時,林芝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和文物保護工作也得到了有效保護和開發。目前,民間歌舞類——米納羌姆、消費習俗類—工布藏族服飾、民間傳統體育類—工布響箭、歲時節令類—工布新年已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項目名錄,工布藏族服飾被列為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項目名錄。林芝縣現有17個文物點,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地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個。截至2007年底,全縣共建鄉村(含自然村)級站88個,其中廣播電視收轉站26個(其中一座數字無線電視收轉站),小型有線站共33個,1座直播衛星共用天線站,單收站19個,其中2套單收站3個;7個鄉鎮建立了有線站、2個鄉鎮建了收轉站。2008年放映電影場次2160場,觀看人數達188098人次,其中為中小學生放映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片152場次。廣播覆蓋率達到 91 %,電視覆蓋率達到92.5%,“村村通”入戶率達到 80%以上。1999年,林芝縣被評為全國實施“村村通”工程先進縣,又先後被自治區評為“全區廣播電視先進縣”。 縣電影管理站于2008年被中宣部等四部局授予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民主改革前的西藏,廣大農奴完全被排除在社會政治生活之外,農奴和奴隸依附於農奴主階級,人身安全時時處處受到威脅,基本人權根本無法得到保障,無法自由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政治訴求,根本無法行使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在內的任何政治權利。民主改革五十年,在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下,廣大農奴翻身大解放,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隨著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加強,群眾的參政議政意識也不斷增強。有數據顯示:民主改革後,林芝縣以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行使參政議政的權利得到了有效保障。2007年,在縣鄉兩級換屆選舉中,參選率達到91.4% ,經過直接和間接選舉産生的 105 名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佔 64%以上。林芝縣根據“普遍而大量地培養少數民族幹部”的指示和“德才兼備”的幹部政策,培養了一大批少數民族幹部。一大批翻身農奴以及他們的後代,在黨和政府的培養下,成長為各級黨政機關的領導幹部、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截止目前,全縣黨政機關有幹部534 人,其中藏族和少數民族幹部323人,佔幹部總數的 61.6 %。

  

  資料圖片:2008年7月9日,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幹部林芝地區米林縣副書記胡旭彬(右)在南伊珞巴民族鄉才召村與珞巴族居民交談。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援藏工作為林芝縣經濟注入巨大活力。“對口支援、分片負責、定期輪換”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西藏的援助方針,這使西藏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方針的指引下,一批又一批的廣東省援藏幹部肩負著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滿載著廣東省人民對西藏人民的深情厚意,懷著建設西藏,鞏固邊疆,為西藏人民服務的滿腔熱情,從美麗的南海之濱到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從繁華的都市到邊陲小城林芝縣,以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降標準而自勵,樸樸實實做兒女,認認真真幹工作,按照“認真學習不自滿,努力工作不失職,擺正位置不越位,廉潔自律不謀私,做到安心、實心、盡心,決不貪心”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積極開展對口援藏工作,深化和完善對口支援工作思路,不斷加大援藏工作力度。譜寫著一曲又一曲民族團結、繁榮富強之歌。

  1995年至2007年,按照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廣東省為林芝縣共選派22名能力強、素質高、作風好的中青年幹部,他們為了儘早摸清縣情、鄉情、民情,理清工作思路,找準援藏工作的切入點,牢牢把握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關於“援藏項目要突出改善農牧區生産生活條件,改善農牧民生活”的重要指示,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轉變援藏方式,堅持“輸血”與培植增強“造血”功能同步,物資援藏與智力援藏並舉,大力爭取援藏資金和項目,不斷提高援藏的規模和成效。目前,林芝縣對口支援工作已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深入發展的良好局面。

  據了解,截至目前廣東省五批共投入援藏資金16999.36萬元,涉及基礎設施、交通、能源、醫療、衛生、教育、農田水利等十幾個方面。第一批投入援藏項目資金645.36萬元;第二批投入援藏資金3850萬元;第三批投入援藏資金3585萬元;第四批投入援藏資金3601萬元;其中1660萬元投向農牧區,有力推進了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第五批廣東援藏工作組在深入調研、認真研究和反覆論證的基礎上,共確定43個第五批援藏項目,計劃總投資5318萬元。2008年,新開工建設的援藏項目共有14個,到位資金達2843萬元。

  三、展望未來,無限美好

  春日的林芝,粉紅的桃花開滿了田野山坡,又是一個美麗的春天吸引了如潮的遊人。西藏民主改革後的50年曆程,向我們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沒有共産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只有共産黨才能開創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任何逆歷史潮流而行的卑劣行徑,都必將遭到可恥的失敗!經過民主改革50年來的風雨歷程,西藏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林芝縣將繼續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林芝實際的發展路子,努力實現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確保西藏穩定,確保國家安全。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