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電力實現從0到72萬千瓦的飛躍

時間:2009-03-16 15:03   來源:新華網

  50多年前還只能靠酥油燈照明的西藏人民,今天已擁有電力裝機容量72萬千瓦,近210萬人用上了電,佔西藏自治區總人口的73%。

  西藏水利資源極為豐富,水能蘊藏量達2億多千瓦,約佔全國天然水能蘊藏量的三分之一。但在1951年和平解放前,西藏僅有一座125千瓦的小型水電站,專供布達拉宮和少數貴族家庭使用。即使是這點電力,也因管理不善、設備老化,最後被迫停運。而生活在舊西藏的廣大群眾只能靠酥油燈照明。1955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拉薩建成660千瓦的奪底電站,揭開了西藏現代化電力工業的序幕。


 

資料圖片:羊湖電站全景。

 

 

  資料圖片:2005年7月4日,遊客在羊八井地熱度假中心遊玩。西藏著名的羊八井地熱電站地處中國最大的高溫濕蒸氣熱田,熱水溫度為93─172攝氏度之間,在安全生產的同時,該電站利用熱水資源,積極發展大棚種菜、溫水養魚和旅遊等副業,既改善了職工生活,也增加了收入。新華社發

 

  50多年來,國家累計投資上百億元,在西藏各地市、縣建設了一批中小骨幹電站及農村小水電,據統計,1959年至2008年,西藏發電量年均增長16.8%。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西藏電力工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建設了羊卓雍湖抽水蓄能電站、直孔電站、雪卡電站等一批大型骨幹電站,中國最大的地熱電站羊八井電站、朗久地熱電站相繼建成,填補了中國地熱開發領域的空白。截至2008年底,全區裝機容量達72萬千瓦,年發電量20億千瓦時,均是1978年的15倍。全區各政縣府所在地、鄉(鎮)政府所在地通電率達到100%,行政村通電率為60%,全區社會人均用電量已達到704千瓦時。

 

資料圖片:2007年12月11日,西藏江孜縣達孜鄉農民邊巴(右)正在用太陽灶燒水。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西藏地域遼闊,人們居住分散。為此,西藏以水電為主,地熱為輔,並因地制宜積極開發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解決農牧民用電問題。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西藏開始利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目前,全自治區已建設光伏電站400多座,其中功率為10至130千瓦的小型獨立光伏電站300多座,累計裝機容量達9000千瓦,成功解決了7個無電縣和400多個無電鄉的居民生活用電,西藏太陽能的開發利用走在了全國前列。 (記者尕瑪多吉)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