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是藏歷土牛新年的最後一天,拉薩陽光燦爛,春風拂面,各族群眾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度過藏歷新年的最後一天。

藏族群眾從裝扮一新的布達拉宮前經過。“切瑪”(插滿五彩青稞麥穗的五谷豐收鬥)、鮮花、藏漢文字標牌等將布達拉宮裝扮一新,慶祝藏歷新年。 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10日清晨,布達拉宮腳下的轉經路上,手持佛珠或轉經筒的信徒們步履匆匆。年近60的拉薩居民彭瓊一如往常加入了轉經的人群。待走到布達拉宮正前方時,這位藏族老阿媽把轉經筒放在包上面,虔誠地磕起了頭。

資料圖片:一位藏族老阿媽在拉薩轉經(2007年11月拍攝)。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圍繞著大昭寺,陽光照耀下的八廓街上有著大大小小的各式商店。在八廓街經營藏飾攤子的藏族女商人措姆把存貨都仔細清點了一遍,從明天起她打算正式開始擺攤了。“過完藏歷新年,要每天出去擺攤賺錢養家了。”她說,“今天的天氣好極了。”

資料圖片:隨著藏歷新年的臨近,人們紛紛忙著趕制藏歷年新衣,拉薩八廓街的各家藏式服裝店和裁縫店人頭攢動,生意興隆。圖為拉薩市民在八廓街購買裁制新裝的五彩氆氌。記者 格桑吉美攝
根據藏歷推算,土牛新年的正月只有十四日和十六日,缺了十五日,所以當地民眾一般就把十四日作為藏歷新年的最後一天來過。
商業街朵森格路與北京中路同樣商鋪林立,門庭若市。許多店鋪在清洗櫥窗和整理貨品,有的商鋪開始重新裝修,都竭力向顧客展現最好的一面。
當天,拉薩各大寺廟的傳召法會也在照常舉行。在色拉寺措欽大殿外的廣場上,兩名40多歲的僧人開始回答眾僧提問,與大多數靜坐觀望的僧人相比,其中四名年輕的“考官”顯得格外活躍,他們站在“考生”面前,爭先恐後擊掌提出各種問題。

資料圖片:僧人們在措欽大殿前辯經 攝影:王舒
“可惜一點也沒有聽懂。”來自廣東的遊客郭浩然專注地觀看辯經儀式,並感嘆著拉薩民風的熱情,“昨天參觀羅布林卡,一位熱心的僧人約我到甜茶館,從下午兩點一直聊到了晚上九點。”

資料圖片:藏族信教群眾手持轉經筒轉八廓街(2007年11月拍攝)。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 攝
時值中午,彭瓊老人已經圍著布達拉宮轉了3圈。稍顯疲憊的老人同一群年紀相倣的人走進位于布達拉宮後面的一處甜茶館內喝茶、聊天,老人們發出朗朗的笑聲。
拉薩市老城區的木如社區目前有常住人口1492人,其中99%以上是藏族人,且以老年人為主。
“今天是藏歷新年的最後一天,過完藏歷新年的百姓生活也該恢復常態了。做生意的都出來擺攤了,老人家牽著狗轉完經後去買菜,上下班的人群來來往往,茶館里又擠滿了人。”木如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栗豐斌說。
下午5時許,記者來到西藏的最高學府——西藏大學,“新起點、新學期、新西藏”的條幅醒目地橫挂在教學樓上。部分剛下課的學生哼唱著歌曲從藝術學院的教室里走出來。琴房里還傳出陣陣悠揚的琴聲,雖然已經下課,但仍有學生在練習鋼琴。在一處由6個籃球場組成的大操場上,學生們正在打籃球。不遠處的足球場上,學生三三兩兩坐在草坪上,曬著太陽聊著天。
資料圖片:2008年12月16日,幾名西藏大學學生從新校區大門前走過。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西藏大學副校長次旦平措說,自3月5日開學以來,學校秩序井然。法學院大三學生張少珩說,因為面臨擇業,班上很多同學都在忙著學習,準備相關的考試,時間都不夠用。
太陽漸漸西斜,藏族老人羅布搖著轉經筒,牽著自己的狗,緩緩行走在“林廓”(圍繞拉薩古城的轉經道)路上。和他平靜安詳的面容一樣,拉薩及其周遭的一切,都已融化在高原的夕陽中,熠熠生輝。(參與採寫記者:牛琪、周岩、邊巴次仁、涂洪長、李月、胡星、顏園園、白瀛、林嵬、薛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