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改革50年日喀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時間:2009-04-21 13:44   來源:西藏日報

  長風破浪話改革 鑿鑿數據印今朝——民主改革50年日喀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50年前發生在雪域高原的那場舉世矚目的社會大變革——民主改革,推翻了在西藏延續近千年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翻身農奴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獲得了歷史性的解放。從黑暗腐朽、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到無比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從一窮二白、民生凋敝到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西藏過去的50年足足跨越了上千年。 5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對口支援省市、企業的無私援助下,日喀則地區各族人民團結一致、艱苦奮鬥、同心協力創造出了舉世公認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特別是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日喀則地區的現代化建設事業更是進入了“快車道”。

 

  資料圖片:日喀則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行署駐地日喀則市位於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匯合處的寬闊河谷地帶,海拔3850米,建城已有600多年曆史,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圖為日喀則新貌。車剛 攝

  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地區GDP增長163.5倍

  衡量一個地區發展的主要指標是經濟總量。民主改革前,落後的生産關係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封建農奴制度的廢除,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主義新西藏建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極大地解放了生産力、發展了生産力。1959年,地區生産總值(GDP)僅為0.41億元(每人平均133元),到2008年已達到67.27億元(每人平均9783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163.5倍,年均遞增11%。

  二、農牧區經濟穩步發展,經濟結構得到調整

  農牧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民主改革前,地區農牧業生産相當落後,主要是靠天種地、靠天放牧,廣大人民群眾一年辛苦到頭,溫飽尚得不到解決。如今,這一狀況已經得到根本扭轉,農牧業現代化程度大幅提高,防災抗災能力顯著增強,科技貢獻率逐年增強。

  資料圖片:西藏日喀則農民喜收西瓜(2007年6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2008年,全地區實現農業總産值24.64億元,比1959年的0.43億元,增長了56.7倍,年均遞增8.6%。農牧産品供給實現了由嚴重匱乏到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轉變,全地區各族人民不僅能吃得飽、而且吃得好。

  農業結構不斷調整,産業化、規模化步伐不斷加大。民主改革前全地區農業主要以種植業和牧業為主。民主改革以來,不斷調整優化農牧業品種結構,目前,農、林、牧、漁和服務業結構得到極大程度的調整。

  主要農牧産品産量成倍增加。2008年糧食産量35.21萬噸,比1959年的5.5萬噸,增長了5.4倍,年均遞增3.9%;油菜籽産量2.74萬噸,比1959年的0.13萬噸,增長了20.2倍,年均遞增6.4%;蔬菜産量26.43萬噸,比1959年的0.1萬噸,增長了252倍,年均遞增6.6%;奶類産量7.61萬噸,比1959年的0.72萬噸,增長了9.5倍,年均遞增4.9%;肉類産量達3.26萬噸,比1959年的0.04萬噸,增長了79.9倍,年均遞增9.4%;綿羊毛産量2095噸,比1959年的128噸,增長了15.3倍,年均遞增5.9%。2008年牲畜存欄數由1959年的220.96萬頭(只)增加到592.11萬頭(只)。農畜産品的極大豐富,不但提高了廣大農牧民的生活水準,而且徹底改變了農牧民的食物結構,為全地區總體進入小康社會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實施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等工程以來,通過大力造林育林和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提高了林業生産科技含量,加快了生態環境的治理步伐,森林面積逐漸增長,2008年累計造林面積已達到4.57萬公頃。

  三、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經濟主導作用明顯增強

  民主改革前,日喀則地區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工業,工業基礎極為薄弱,主要是以手工作坊為主的小工業。民主改革後,現代商業、旅遊、飲食服務、文化娛樂等在舊西藏聞所未聞的新興産業飛速發展,成為日喀則的重要産業。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及西部大開發以來,國家重點項目和區域經濟政策向西藏的傾斜,全地區狠抓以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為中心的企業配套改革,企業內部逐步推進了勞動人事、工資分配和社會保險三項制度改革,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的改革邁出了新的步伐。

  資料圖片:2008年12月13日,來自武漢、湖北等地的遊客在日喀則遊覽(王舒 貢桑拉姆)(圖片來源:中國西藏資訊中心)

  近年來,日喀則地區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按照跨越式發展的要求,走面向市場,立足資源,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産業的有效途徑,使地區工業的投資熱點明顯增多。

  突出的亮點主要有:藏藥的開發、生産進一步加快;民族手工業的挖掘、繼承和創新有所進步;旅遊紀念品的生産增加了品種,提高了品質;礦産資源開發進一步推進;建材業發展迅猛,這些新的經濟亮點推進了地方工業的快速發展和進步。

  2008年,地區工業總産值48930萬元,比1959年的3.57萬元,增長了13704.9倍,年均遞增21.4%,其中:輕工業和重工業分別為16708萬元和32222萬元,比1959年的0.22萬元和3.35萬元,分別增長了75944.5倍和9617.5倍,年均分別遞增25.8%和20.6%。 “十一五”期間,工業承接“十五”時期調整的積極效應,內在活力增強,運作品質提高,工業經濟實現了高速發展,成為改革開放以來各時期增長最高點。 工業生産不斷邁上新臺階,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快速增加,許多主要工業産品從無到有,發展迅速,2008年:水泥産量達到182404噸、鋰礦2978.51噸、鐵礦62524噸。

 

  資料圖片:2008年以來,日喀則地區繼續把培育、發展農牧業産業化經營龍頭企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農牧業産業化經營有了新起色。圖為“喜孜奶羌”罐裝青稞酒在拉薩銷售火暴,市民紛紛踴躍購買。格桑吉美 攝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水泥産業、電力産業、礦産資源開發業、食品製造業和具有西藏特色的藏醫藥業、民族手工業等已成為工業産業的支柱並作為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進行重點培育, “突出工業”已是“十一五”規劃期內日喀則地區實現工業化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

  四、固定資産投資規模迅速擴大,經濟建設碩果纍纍

  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的召開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西藏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良好機遇,與此相適應,全地區的投資需求有了大幅增長,一大批重大建設項目相繼開工建設,使得固定資産投資總額連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49.75億元,比1959年的67.91萬元增長了7324.2倍,年平均增長19.9%。固定資産投資規模持續擴大,最近幾年,投資規模呈現加速擴張態勢,投資額從幾億元上升到幾十億元,成為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1993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突破億元關,達1.31億元。進入21世紀,投資規模逐年加大,2003年超過10億元;2007年投資超過40億元。

 

  資料圖片:2006年2月25日,一輛汽車行駛在日喀則至拉薩的公路上。新華社記者拉巴次仁攝

  交通乃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血脈,只有擁有便捷的交通樞紐才能談地方經濟的騰飛。民主改革前,日喀則地區沒有一條公路。民主改革後,經過幾十年不懈的努力,日喀則地區交通運輸業得到快速發展,現已形成了以日喀則為中心,通往拉薩、山南、阿裏、鄰國尼泊爾、印度以及18個縣市和以國道318、219為主幹線,以日亞(S204)、曲江(S307)、羊大(S304)主要省道為幹線,以邊防公路、縣鄉公路為基礎的縱橫全地區的公路交通網路。2008年,全地區公路通車里程12983.56公里,比1959年的748公里增加了16.4倍,年均增長6%。2008年,地區全社會貨運量116.82萬噸;貨物週轉量18145.28萬噸公里。2008年,規模以上水利發電企業2家,供電企業1家,供電量15986.4萬千瓦時,裝機容量2.96萬千瓦,發電量13699.26萬千瓦時。

  大規模的固定資産投資建設,進一步加強了基礎産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明顯緩解,支撐經濟增長能力大大增強。

  五、國內外貿易蓬勃發展,流通方式不斷創新,旅遊業不斷發展

  民主改革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工農業生産迅速發展,商品供應能力大大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費能力大大增強,消費市場日趨繁榮。同時伴隨商業流通體制的不斷改革,商貿流通格局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由上世紀80年代末國營商業為主,逐漸發展為個體、私營、聯營及股份制商業為主體,各種新型商貿業蓬勃發展的局面,形成了多种經濟成份、多條流通渠道、多种經營方式和減少流通環節的商業體制。一批現代化大型商廈拔地而起,形成了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化商貿流通格局。大批購物環境優美、服務功能齊全的大型商場、連鎖店、超市、專賣店等紛至踏來。

  2008年,全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9億元,比1959年的0.69億元增長了34.3倍,年平均增長7.5%。

  作為西藏邊境線最長的地區,日喀則擁有1507公里的邊境線,與印度、不丹、尼泊爾接壤,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和南亞諸國重要的陸路通商通道。改革開放後,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地區大力發展外貿市場基礎設施,形成了以亞東帕裏鎮、定結日屋鎮和樟木鎮為代表的23個邊境互市貿易點,邊貿已成為發展地方經濟重點培育的支柱産業。

  邊境互市貿易由過去傳統的僅僅為滿足生活必需品的自給自足式的物資交換,發展成為邊民群眾乃至更廣大的群眾提高生活水準、改善生活品質和致富奔小康的純粹的商業活動。邊境互市貿易的商品除了傳統的糧食、鹽巴、活畜等外,還有各種日用品、輕工品、小型機電品、草藥材、紡織品、建築建材等。貿易方式除延續以貨易貨外,貨幣貿易量也不斷增大。2008年,全地區外貿進出口總額為3729.06萬美元,其中:進口總額為366.2萬美元。

  旅遊業不斷發展。由於日喀則地處雪域高原,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文、自然景觀,獨特的藏傳佛教文化,奇異的高原自然風光,多姿多彩、濃郁淳樸、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和人文景觀吸引了國內外遊客的眼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國家4A級旅遊景點、歷代班禪駐錫地扎什倫布寺,被譽為“第二敦煌”的薩迦寺,抗英遺址宗山堡壘,歷代班禪夏宮德慶格桑頗彰,苯教寺廟熱拉雍仲林寺,貴族農奴主莊園——帕拉莊園,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和海拔8000米以上的洛子峰、馬卡魯峰、卓奧友峰、希夏幫瑪峰,西藏第一大河——雅魯藏布江等。

  地區旅遊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央第四次西藏工座談會以來,地區提出“旅遊富民、旅遊強地”的新理念,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對旅遊業的投資力度,不斷完善旅遊接待設施,旅遊“食、住、行、娛、遊、購”六大要素基本具備,檔次不斷提高。同時,還充分發揮資源豐富的優勢,推出了一批如珠峰化石、薩迦藍面具、江孜卡墊等具有吸引力的旅遊“拳頭”産品和獨特的旅遊紀念品。近幾年來,地區旅遊業在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珠峰有氧恒溫接待室”、旅遊培訓中心項目、日喀則飯店和上海廣場的改擴建、喜格孜民俗風情園、雅江莊園、聶拉木縣夏爾巴民俗村等,一大批旅遊設施及項目的立項建設,為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隨著這些旅遊資源的投資開發和配套服務設施的逐步完善,旅遊業得到快速發展,現已形成了“珠峰之旅”、“紅河谷之旅”、“雅江之旅”三條旅遊黃金線。2006年青藏鐵路通車以來,全地區旅遊業的“井噴”式發展,帶動了餐飲住宿、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郵政通信等快速發展,實現了“三産大發展”。

  六、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依賴於經濟總量的擴張,日喀則地處高寒缺氧的高原,自然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社會經濟處於比較落後的水準。民主改革前,地區基本上沒有什麼工業企業,企業對財政的貢獻也無從談起。1980年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後,為推動西藏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央加大了對西藏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動員全國關心西藏、支援西藏。日喀則地區也因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財政機構逐步健全壯大,形成了完善和規範的財政體系。

  為利用自身優勢搞活經濟,近些年來地區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經濟的重中之重,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內地企業家到地區出資開辦工廠,這一政策的出臺,為地區經濟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經過50年的建設發展,日喀則地區已經建立了包括輕工、食品、紡織、電力、採礦、煤炭、機械加工、建材等行業在內的現代工業産業體系。並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以城市為中心的城市經濟管理體制,帶動了商業貿易、交通運輸、郵政通訊、醫療保健、文化教育等第三産業的發展,促進了地區的城市化進程。這種現代産業體系和一整套管理體制,改變了原有的産業結構,對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地區稅收收入由無到有逐年提高,為地區財政收入的增加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2008年,地方財政收入為24547萬元,比1959年的407.8萬元增長了59.2倍,年均增長8.7%。

  民主改革後,金融機構作為一種新生物也在西藏大地上生根發芽,通過不斷地改革,金融體系從財政體系中獨立出來之後,進一步市場化,國有銀行逐步企業化,開始使資本能夠按照市場化原則向高效益的環節流動,大大提高了資本要素配置的效率。2008年,地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678472萬元。

  七、社會事業欣欣向榮,人民健康水準不斷提升

  民主改革以來,日喀則地區逐步加大了對科教、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整體投入,使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長足的進步, “少有所學,壯有所勞,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社會發展局面初步形成。

  資料圖片:圖為日喀則佳木斯小學的學生在學習電子琴。(圖片來源:《西藏日報》)

  教育事業成就輝煌。舊西藏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教育,文盲率高達95%以上,入學率只有2%。1959年的民主改革摧毀了“政教合一”制度,全地區各族人民擺脫了文化專制主義的禁錮,受教育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進一步高度重視西藏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尤其是進入新世紀,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的實施,在中央的特殊關懷下,自治區黨委、政府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地區經濟社會進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好最快時期,地區教育事業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建立起包括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特殊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內的、較為完善的社會主義現代民族教育體系。1985年,日喀則地區先於內地開展免費義務教育,在農牧區實行以寄宿制為主的中小學校辦學模式,並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農牧民子女實行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並逐步提高“三包”經費標準。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使全地區人民的科學文化水準得到極大提高。2008年底,全地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51所,比1959年的4所,增長了61.8倍上;在校生118439人,比1959年的1252人,增長了93.6倍。其中:中等專業學校1所,在校生2043人;普通中學25所,在校生47261人;普通小學225所,在校生69135人。2008年,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7.95%。

  科技事業全面發展。在科技事業處於一片空白狀態的基礎上,地區把發展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為科學技術的普及和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50年來,科學技術為地區的政治穩定、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後,地區科技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這次會議對地區科技工作的促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科技興地”奠定了思想基礎;二是形成了上海、山東對地區科技實行全方位援藏的工作格局。科技事業呈現出了蒸蒸日上的局面,18個縣市相繼成立了科委。2004年,地區智慧財産權局正式成立,地區科技隊伍不斷壯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普及取得了一定成績,從事各項科技活動的科技人員逐年增加,各項科研成果的取得,為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地區的研究開發所及推廣機構研究項目覆蓋了農業、工業、交通、水利、建築、氣象、通訊、教育等領域,初步形成了一支藏漢結合的科技隊伍。

  資料圖片:2007年8月26日,西藏日喀則農民表演當地民間舞蹈。當日上午,日喀則地區第七屆珠峰旅遊文化節在日喀則市扎寺文化廣場開幕。 新華社記者 索朗羅布攝

  文化廣播電視事業成就輝煌。民主改革後,全地區堅持新時期文化工作方略,緊緊圍繞開發文化資源,繁榮文藝創作,推進精品工程的工作思路,推進文化事業的進步。使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文化站從無到有形成規模;文藝隊伍不斷壯大,創作繁榮 ;對外文化交流日趨頻繁;文物保護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群眾文化生活活躍豐富,多層次、多門類的文化市場格局逐步形成,對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局勢穩定,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區文化事業由過去單純的民間藏戲等發展為現在形式多樣、繽紛燦爛的文化盛宴。特別是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文化事業堅持新時期文化工作戰略,緊緊圍繞開發文化資源、繁榮文藝創作、推進精品工程的工作思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把富有思想性、藝術性和時代性的劇目,帶給農牧民群眾,在農牧區産生了強烈的共鳴。

  文物保護工作成績史無前例,2000年至今,國家投入鉅資對薩迦寺、歷代班禪夏宮德慶格桑頗彰、扎什倫布寺、白居寺、江孜宗山遺址、乃寧寺馬孜大殿、江孜古城名街等進行維修;為確保寺廟文物的安全,1993年在扎寺和薩迦寺的主要殿堂及文物庫房安裝了防盜報警器,配備了滅火器。自1996年開始進行文物建檔登記,至今先後完成了白居寺、薩迦寺、夏魯寺3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部分無級別寺廟的文物建檔工作,整理了1萬多件文物的檔案本。

  文化藝術日益繁榮,一批文藝精品在全國獲獎。在黨的文藝工作方針指引下,創作了以《風情日喀則》為代表的一個個反映時代精神,主體鮮明、藝術精湛、民族地域特色濃厚的文藝佳作。民族優秀文化遺産的搶救整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出版了日喀則民間諺語、民間故事、民間歌謠“三套整合”地方卷叢書藏文版;昂仁迥巴藏戲、南木林湘巴藏戲、仁布江嘎爾藏戲、扎什倫布寺羌姆、江孜卡墊織制工藝已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為展示日喀則地區和平解放50多年來繁榮的文化事業、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成果,促進和推動文藝事業的創新和發展;擴大日喀則在區內外、國內外的影響,樹立日喀則改革開放的新形象和旅遊産業形象;打造珠峰品牌,提高日喀則地區的知名度,促進同區內外的合作與交流;為實現企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有利條件。本著“政府引導、文化搭臺、旅遊牽線、經貿唱戲”的宗旨,自2001年起,連續舉辦了七屆珠峰文化節。

  50年來,地區廣播、電影、電視事業也以強勁的勢頭快速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極大地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科學文化水準,使的黨和國家聲音迅速傳到千家萬戶,增強了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在經歷了從有線廣播到無線廣播、從無線電視到有線電視的發展歷程後,全地區基本實現了鄉鄉通廣播電視的目標。2008年,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2.64%和90.42%。

資料圖片:日喀則市人民醫院 攝影:顧鈺(圖片來源:《西藏日報》)

   衛生事業迅速發展。民主改革以前,日喀則沒有一個正規的醫療機構,僅有幾個民間藏醫,醫療條件十分落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十分貧苦,缺醫少藥,過著貧病交加的悲慘生活。民主改革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地區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如今,已初步形成了藏、中、西醫結合的醫療、預防保健網路,傳統的藏醫得到繼承和發揚,現代藏藥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使用。同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加大了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並對西藏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實行免費醫療為主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極大改善和提高了醫療設施、設備和服務水準。作為傳統醫學的藏醫藥也得到長足的發展,藏醫院的成立、聶拉木藏藥廠的開辦都標誌著藏醫藥的發展開始了新的紀元。2008年,全地區擁有各類衛生機構243個,比1959年的5個增長了47.6倍,年均增長8.2%;衛生機構床位1756張,比1959年的55張增長30.9倍,年均增長7.3%;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722人,比1959年的82人,增長了20倍,年均增長6.4%,其中:醫生619人,比1959年的34人增長了17.2倍,年均增長6.1%。地區保健事業從無到有,烈性傳染病已基本絕跡,各種傳染病發病率逐年下降,人民的健康水準顯著提高。2008年,地區年末常住人口為69.29萬人,比1959年的30.82萬人增長了1.2倍,年均增長1.7%,其中:農業人口50.36萬人,比1959年的25.17萬人,增長了31倍,年均增長1.4%;牧業人口10.79萬人,比1959年的2.85萬人增長了2.8倍,年均增長2.8%。每人平均預期壽命不斷提高,由解放前的35.5歲提高到目前的67歲。

  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目前,日喀則地區已擁有與內地一樣現代化、藝術化的標準體育場。地區體育項目主要包括傳統體育、現代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三大類。體育活動項目豐富多彩,人們不再對封建迷信治病寄于希望,也不再依託邪教祛病強身,全民健身已成為後藏的一個新亮點。2008年,全地區有標準運動場所8處。

  郵電通訊事業迅猛發展。日喀則素有“藏之腹、中尼之喉”之稱。民主改革後,地區郵電通信事業在郵政、電信、移動、聯通四家公司的帶動下,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使日喀則與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郵電通信業猶如高原彩虹,架起了資訊的橋梁。目前,全地區的郵電事業已發展成為連接18個縣(市)、一個口岸,輻射廣大農牧區、通往拉薩和全國各地的現代通訊網,解決了長期以來各種長途通信困難、通話音質差和設備陳舊等問題,實現了縣縣通電話的目標。特別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建成了區內二級光纜幹線、日喀則至江孜光纜系統,全地區各縣進行TES地球衛星站擴容,大大改變了通信現狀。“十五”期間,開通了中國聯通“133”卡和中國電信“小靈通”,18個縣市全部開通行動通訊業務。郵電通訊設施的不斷建成使廣大農牧民共用資源和資訊變為現實。2008年,全地區郵電業務總量14915.6萬元,擁有固定電話8.21萬戶,行動電話102374部。

  八、人民群眾生活水準有了顯著改善

  民主改革前,西藏農奴幾乎終身負債,根本談不上純收入。民主改革後,在黨中央、國務院,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援幫助下,全地區國民經濟迅猛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準也連續上了幾個大的臺階,消費水準、消費結構和消費環境都發生了明顯變化。2008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2005.8元,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881元。消費結構基本改變了多少年來以吃、穿等生存資料為主的單一格局,住、用、行和文化娛樂等享受和發展方面的消費支出明顯提高。

  資料圖片:一名西藏日喀則薩迦縣的藏族孩子在喝水(2007年6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

  居民家庭對現代耐用消費品的擁有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且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品質極大提高。人們對消費品的購買從70年代以前的百元級“老四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80年代千元級的“新六件”(電視機、洗衣機、錄音機、電冰箱、電風扇、照相機)、到90年代萬元級、十萬元級的電腦、小汽車、商品房,消費檔次不斷提高。目前,“老四件”已在農牧區普及,“新六件”在多數城鎮也已接近飽和,人們對萬元、十萬元級商品的需求正處於資金積累和逐步增加消費的階段。

  據舊西藏地方政府統計,1950年的西藏約90%的人口沒有屬於自己的住房。經過民主改革以來的偉大實踐,全地區各族人民實現了“居者有其屋”,過去幾代人同居一室的現象基本消除,一個個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小區像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後藏大地。

  資料圖片:圖為日喀則地區江孜縣江孜鎮江嘎村的邊倉老阿媽在自家寬敞明亮的藏式新房裏舖卡墊,佈置美好新生活(資料圖片)。 旦增 攝(圖片來源:《西藏日報》)

  借著黨的“三農”政策,全地區堅持以實現農牧民安居樂業為奮鬥目標,緊緊圍繞“改善農牧民群眾住房條件,促進農牧民增收”這一主題,有效整合資金,狠抓重點、攻克難點、扶持亮點,及時吸取經驗教訓,創新和完善工作機制,強有力地推進了地區的新農村建設,農牧民也陸續住上了磚石水泥結構的安居實用房屋。2006年至2008年,全地區享受安居工程的戶數累計為34778戶,安居工程總投資累計39694.25萬元(包括國家投資、自治區投資和地方投資)。實施安居工程以來,每人平均居住面積達到40平方米。2008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居住面積41.13平方米,農牧民每人平均居住面積17.62平方米。

  回首半個世紀的偉大跨越歷程,讓我們更加堅信一個真理:只有進行民主改革,只有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才能使後藏大地各族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陳嬌梅)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