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要聞
 
為了銘記那段歷史——兩岸學者走訪重慶抗戰遺跡

  時間:2007-06-23 22:36    來源:     
 
 

  台灣網6月23日重慶消息 談重慶,就不得不提60多年前那段壯懷激蕩的抗戰歲月。日前,切合會議抗戰文化議題,參加第五屆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的兩岸學者們在兩日的“坐而論道”後,親身踏上這片熱土,走訪抗戰遺跡。

 

兩岸學者在抗戰時期蔣介石辦公地雲岫樓“全面抗戰形勢圖”前駐足觀看

  8年抗戰中,重慶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整個中華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政治舞臺。重慶黃山作為這座政治舞臺的“心臟”,曾居住著蔣介石、宋美齡以及國民黨當局眾多要員、外國使節。

  走進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兩岸學者在講解員的引領下“重溫歷史”:葉劍英舌戰群儒、蔣介石召開重要軍事會議、中國代表參加開羅會議的文稿起草、宋美齡松廳起舞……一幕幕珍貴的歷史片段陸續展現在眼前。

  在抗戰時期蔣介石辦公地雲岫樓中,兩岸學者駐足在會議廳“全面抗戰總形勢圖” 前久久品評,有的臺灣學者還輕輕唱起了在重慶上學時學的抗戰歌曲。來自臺灣的王士弘老先生激動地説:“重慶不僅僅是‘陪都’,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國反法西斯戰鬥的中心之一!我見證了那段歲月。”王士弘少年時在重慶成長讀書,並與太太相識,對他而言,刻骨銘心的重慶歲月充滿危機也負載溫情。

  臺灣中華四海同心會秘書長章正認為:這裡再次見證了國共團結合作共禦外敵的壯烈歷史,值得兩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思考和借鑒。”

  在抗戰教育博物館,學者們重溫了抗戰時期淪陷區學校紛紛西遷南下,促使重慶成為英才匯聚翹楚雲集之地的歷史過程:在抗戰時期,各界精英、數十萬流亡學生匯集重慶,成立學校多達200多所,重慶一時成為全國文化教育的中心,為保護髮展中國文化、培養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

  臺灣學者蔡信發出感嘆:抗戰時期的重慶貢獻了無法計算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數百所孵化中國精英的搖籃,對兩岸文化、教育的貢獻難以估量,值得載入史冊。而這種對教育的重視,發展教育的模式非常值得當今兩岸的教育界學習借鑒。

  面對真實而震撼人心的歷史資料,前新黨召集人謝啟大再次呼籲:我們不能忘卻!抗戰歲月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歷史,這些遺跡留在這裡就是在提醒大家,我們經受過怎樣的屈辱付出過什麼代價!謝啟大透露,今年“七七”她將在北京組織相關紀念活動。(李徽)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