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其歷史演變可大致分為史前文明時期、西周時期、秦時期、西漢時期、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1949年l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陜西的發展進入新的時期。
史前文明
1963年7月,在藍田縣城西北約10公里的泄湖鎮陳家窩發現了一老年女性下頜骨化石。第二年5月,在公王嶺地層中發現一個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化石。經對此頭骨化石進行室內修復,復原出一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陳家窩的下頜骨和公王嶺的頭骨歸到一起,命名為“藍田中國猿人”,簡稱“藍田猿人”或“藍田人”。但是,不少學者認為,這兩件標本所顯示的原始性程度明顯不同,兩個地點的時代又有先後之分,建議給公王嶺頭骨另立新種“藍田人”;給陳家窩下頜骨以“直立人陳家窩亞種”的學名,亦可稱“陳家窩人”。藍田人屬我國早期人類化石。其前額低平、較寬,眉骨粗壯隆起,骨壁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顱內耳高71毫米,腦容量為778.4毫升,基本與印度尼西亞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當。根據古地磁法測定,公王嶺和陳家窩古猿人化石層位先後有三個不同的數據。一般可以説公王嶺距今約100萬年左右,其地質年代為中更新世早期,或早更新世晚期。陳家窩化石距今60萬年左右,屬中更新世中期。在公王嶺藍田猿人化石出土地附近,伴出舊石器時代人類使用的許多生産工具,有尖狀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片、石核等打制石器。尖狀器一面有刃,另一面保留石塊原狀,適於手握。刮削器有直刃、凹刃、凸刃和復刃四種形式,用於刮削木製工具和剝取獸皮。這些工具製作粗糙,以單面加工為主,多不經第二步加工即行使用。公王嶺還出土了40余種動物化石,而最引人注目的這些動物化石中具有強烈的南方色彩,如劍齒象、大熊貓、爪獸、毛冠鹿、水鹿等。這説明藍田猿人所生活的秦嶺北麓,在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植被繁茂,林木叢生,很適合於原始人類繁衍和生息。
1978年春,在大荔縣西北解放村附近發現一具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化石年代經鑒定距今約20萬年左右,屬不足30歲的男性頭骨,是早期智人中的古老類型。大荔人介於晚期猿人和新人階段之間,其體質形態明顯進步于猿人而落後於現代人。在大荔人遺址發現的動物化石和石器表明,他們過著以狩獵為主的生活,其時代屬舊石器時代的中期。
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公社時期的文化遺存在陜西西安、臨潼、渭南等地多有發現。屬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仰韶文化的有半坡人、姜寨人和史家人等,以半坡人最為典型。半坡人生活的時代距今約6000年左右,主要經營農業,同時從事家畜飼養、捕魚打獵和採集等。生産工具主要為石器和骨器。石器有斧、錛、鑿、刀、鏟、敲砸器、磨棒、磨盤、箭頭、網墜紡輪等;骨器有骨針和魚鉤等。當時種植的穀物是粟,蔬菜有白菜、芥菜。農業和採集主要由婦女承擔,男子主要從事漁獵。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有缽、盆、碗、壺、甕、罐、瓶等。在一些陶器上有紅底黑花彩繪幾何圖紋和動、植物圖像,表現了半坡人對繪畫、彩塑藝術的了解和使用;有些陶器上還刻劃著筆劃簡單的符號,共22種113個,如 、+、I、K等,可能為記事記數的符號;特別是在遺址裏發現的利用重心原理製作的便於從河中打水的尖底瓶,表明半坡人對物理知識已有了解和運用。在半坡遺址發現的男女分葬和同性合葬墓表明,半坡人實行族外婚,本氏族不能結婚,死後夫妻各自埋在自己氏族的公共墓地裏。屬於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的龍山文化在陜西以臨潼“康家文化”和長安“客省莊第二期文化”為代表,距今約4000年左右。這一時期的生産工具有了很大的改進。石斧體形圓扁,磨制得非常光滑;石鏟大而薄,刃部鋒利;還發明瞭鐮刀。除石制工具外,還有了蚌器。畜牧業也繁盛起來,仰韶文化時期只有狗和豬,這時又有了馬、牛、雞。男女分工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男子的隨葬品中大多是勞動工具和工藝工具,而婦女多是紡輪、錐、針一類物品,這説明男子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工具製造,婦女則著重從事紡織、縫紉一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