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明屯堡 鮑屯古村落

時間:2011-04-05 13:38   來源:金黔線上

  在貴州省安順市東北部,有一個古老而神奇的村落,名叫鮑屯。它的原名叫楊柳灣後改為“永安屯“,因為90%以上的村民姓鮑,而改稱鮑屯。

  鮑屯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年,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它原來是明朝“調北征南”大軍一支先鋒部隊的一座軍營。是鮑、汪、江、呂、許等五姓的祖先共同用智慧和汗水建設起來的。最初,建屯是為了消滅元朝的殘余勢力,奪取“調北征南”戰爭的勝利,完成明朝統一中國的大業。村莊的建築考慮了作戰的需要,無論是整體佈局,還是房屋、街道,都具有非常強烈的軍事色彩,是一座用石頭建築起來的堅固古堡壘。“調北征南”戰爭結束後,鮑屯人逐漸從屯軍轉為屯田,從軍人變成了一般的老百姓。但是,為了保衛西南邊疆的安全,防止土司武裝和土匪的攻擊,600多年來,他們十分重視軍事設施的建設、維修和保護,是所有屯堡村莊中,軍事設施保存較好,軍旅文化內容最豐富的一座獨特古村落。

  鮑屯的村落建築十分獨特、奇妙。村落的整體佈局、每條街道、每座房屋的設計和建造,都充分考慮到軍事上的需要。整座村落的建築體現了明代中軸、對稱的城鎮建設理念,村莊主要入口、汪公殿、大佛殿、關聖殿、練武場、古戲臺及鮑氏宗祠等建築物,由建在南向北中軸線上。中軸線的兩側,由數百座石頭房屋組成8條彎彎曲曲的街道,縱橫交錯,組成一個巨大的“迷魂陣”。八條街道,分別叫做青龍陣、白虎陣、長蛇陣、雄獅陣、金魚陣、火牛陣、玄武陣、鹿角陣。每道陣地都有防衛設施,都是一座堅固的戰鬥堡壘。此外,村子四週原來築有一道橢圓形的圍墻,保護著村子的安全。目前圍墻尚存數段,長近百米。

  鮑屯有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武劇,過去人們叫它“跳神”。其實,這種武戲是一種在我國北方、中原、沿海等地早已失傳的古“軍儺”是鮑屯人的始祖最早把它引進到安順地區並保存至今的軍事戲劇的“活化石”。因為它與戰爭有密切關係,我們又叫它戰爭舞蹈,簡稱“戰舞”。

  軍儺起源於古代的儺舞。它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甲骨卜辭。最初,儺舞是一種祭祀舞,用於“儺祭”。每逢年歲末,舞者戴著面具,由“方相氏”帶領舞蹈,在室內驅趕鬼、疫。據記載,周代宮廷就有儺祭的儀式。

  由於儺舞者的面具形象猙獰恐怖,對敵人有恐嚇的作用,後來,儺舞就被用於軍事,成為訓練士兵和祈求戰爭勝利的祭祀活動,同時通過跳儺舞訓練士兵強壯的身體和熟練掌握手中武器的本領。據説周武王曾在戰場上以宏大的儺舞陣勢讓敵人喪魂落魄。於是,儺舞就逐漸變成一種戰爭的舞蹈和武戲,人們稱它“軍儺”。

  看過鮑屯古軍儺表演的人,會驚奇地發現,它與京戲有很多相同之處,如頭上都插長長的慶雞尾毛,身上都穿戰袍,背上都背數面彩色小戰旗,都使用槍、劍、戟、鞭、锏、斧、鉞、棍、拐、矛、鉤、棒、鐺、錘等十八般兵器。不同的是,京戲是畫臉譜,而鮑屯軍儺是戴面具。專家認為,它們可能是姐妹戲,都是從古老的儺戲(儺舞)演變過來的。因此,鮑屯的古軍儺,對研究京劇、徽劇的發展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當很好地加以保護。

編輯:陳佳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