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贈臺候選大熊貓野生放養實驗

  時間:2005-06-10 22:09    來源:     
 
 

  核心提示:祥祥,雄性,編號為8,出生於2001年8月25日。2003年7月8日,中國第一次對全人工餵養大的大熊貓進行野外放歸試驗,當時年僅兩歲多的“祥祥”被選中。至今,祥祥仍然享受著無拘無束的野放生活。它也是被送往臺灣的候選大熊貓之一。祥祥放歸自然環境,邁出了大熊貓真正在野外獨立生存的關鍵一步。

  祥祥進入中型放養圈

  2004年9月15日9時,科研人員劉斌、楊傑、謝浩進入一期放養圈,伴隨著3人清脆的哨音,林中傳來了祥祥的哼哼聲,幾分鐘之後,祥祥的花腦袋從林下面冒了出來,看上去它似乎還沒有睡醒,不過緊跟著楊傑的動作卻出奇地敏捷和矯健。

  9時15分,祥祥回到了圍欄邊,喝了幾秒鐘的水。可能是因為是上午,它對熟悉的工作人員突然改變來訪時間有點不適應,窩窩頭也失去了對它的誘惑力,它在喝水的區域停了好一陣子,磨磨蹭蹭,後來楊傑把窩窩頭湊到它鼻子上,才跟著跑了回來。

  9時30分,祥祥回到另一個生活區的秤臺上,像往常一樣期待著窩窩頭。但這次工作人員的目的是讓它上午禁食,因此老早準備好了大鐵籠子,窩窩頭只是個誘餌,不會喂它很多。

  劉斌站在鐵籠上,雙手提起兩頭的活動柵欄,楊傑把一小塊窩窩頭放進鐵籠子,希望祥祥老老實實地鑽進去,但是它感覺到籠子不安全,把頭伸進籠子一把抓過窩窩頭後又鑽了出來,動作非常快。楊傑無奈拿著窩窩頭趴下來鑽進籠子,引誘著祥祥從籠子的這一頭鑽向另一頭。這一招果然見效,祥祥跟著楊傑樂顛顛地鑽進籠子。楊傑從另一端出來時,劉斌順勢將柵口放下,裝籠成功。

  已經習慣了無拘無束的祥祥在狹小的鐵籠子裏煩躁不安,又是轉身又是翻筋斗,大氣發脾氣。劉斌上前安撫著它:“搬新家了,別鬧,乖乖的。”説也奇怪,小傢夥居然安靜了許多。

  由於要採血並檢查身體,必須對祥祥禁食,工作人員知道它很餓,也沒有提供包括竹子之類的任何食物,祥祥只能眼巴巴地在籠子裏面等待,還抽空拉了幾泡屎。

  13時,研究中心專家開始為祥祥做檢查。它先被麻醉,14時30分,祥祥從籠子裏移出並被抬到二期中心放養圈下面一塊小平地上,工作人員為它採血樣、做B超,通過檢查,它身體健康、骨骼結實,一切正常。

  15時,祥祥在草叢裏睜開了眼睛,幾分鐘後它像蠕蟲一樣開始往前爬,很慢,但終於邁了了它在新家的第一步。10多分鐘後,它終於站了起來,打量著四週。工作人員已經將圍欄脈衝電網電源接通,以阻止祥祥竄到別的生活區。

  祥祥生存環境及行為研究

  對祥祥的行為研究是整個野外放歸適應性實驗的重要部分,工作人員可以了解祥祥在自然環境中的適應進程與行為變化。

  在研究中,工作人員採取跟蹤觀察並記錄所有行為的方法收集有關祥祥適應生活的數據,行為學上稱之為聚焦動物法。而且工作人員還以生活在人工圈養環境下的大熊貓福福作為參照,進行對比實驗,福福是祥祥的雙胞胎弟弟,以此找到兩者之間的行為變化與差異,為放歸提供行為依據。

  通過觀察祥祥和福福的行為存在著明顯差異。祥祥的生活環境更接近自然,它採食食物種類更豐富,它不僅吃活竹,也吃修圈時砍下的枯竹、半葉竹,還吃一種叫“鞘柄菝葜”的植物。

  在不同月份裏,祥祥和福福吃竹子所佔時間百分比也不同,為了保證足夠的能量,祥祥每天花大量時間在吃竹子上。除第一個月外,祥祥每天吃竹子所佔時間百分比一直比福福高,而第一個月是剛進野放場時的適應變化過程。食物種類與採食時間的差異,正是祥祥較好適應野外生活的表現。

  “但是,野外培訓場只能是接近自然環境,無法等同於無束縛的自然環境。”研究人員宋仕賢向《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介紹,由於工作人員在觀察和收集數據時也會或多或少地干擾祥祥的生活,影響著它的行為表現。

  野化培訓圈的森林環境

  據科研人員周世強介紹,野化培訓中,祥祥在努力適應環境的同時,環境也為適應祥祥的到來進行改變,即野放場環境必須為祥祥提供足夠的食物、活動範圍以及充分的安全感,並且能夠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

  祥祥的野化培訓場位於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西北部,主要是以野核桃、紅膚楊、華西楓楊、連香樹、扇葉械、五裂械、大翅色木械、長序稠李、槐樹等樹種組成的落葉闊葉林。棲息地群落中分佈的常見種子植物有71種,以溫帶分佈類型為主。

  大熊貓野化培訓圈的植物群落具有溫帶闊葉林特點,這與臥龍大熊貓棲息地的植物群落的生態特徵相似。根據植物群落分類原則,工作人員將野化培訓圈共劃分為連香樹-柺棍竹-黑鱗耳蕨群落、野核桃-短錐玉山竹群落、野核桃-柺棍竹-艾蒿群落和野核桃-薄葉鼠李-小鱗苔草群落等4個類型。

  由於祥祥需要採食大量的竹子,加速了場內竹子的更新換代,但是野放場內的竹子資源十分有限,加上自由採食造成的浪費,長期下去,新的竹子將來不及補給,因此需要為其提供更大的生活環境和更多的竹子資源,工作人員表示,這是他們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

  野外放養實驗的結局

  適者生存是大自然永恒不變的規律。通過一年多的野化培訓與研究,工作人員可以肯定祥祥能被野外環境接納並適應野外生活。

  但何時才能真正回歸自然呢?目前,較祥祥生活的野放場10倍之大的野外放歸二期工程已接近完工,很快祥祥將到更大的野外環境去生活。專家透露,下一步的設想是讓“祥祥”參加到野外的繁殖中去,讓它同野外的雄性個體一樣通過競爭獲得交配的權利和機會。到2006年,“祥祥”將成長為一個標準的雄性個體,人類與它的所有親密接觸都將徹底斬斷,“祥祥”將成為第一個真正在野外獨立生存的圈養大熊貓。雖然放歸之路還很長漫長和艱巨,人們仍拭目以待。不過,祥祥的生活也因被選中而有更大的變化,這一次,祥祥也入圍了送到臺灣的備選熊貓之中。

  昨日,《鄭州晚報》獨家責任記者登上中心附近海拔兩千多米的高山上,常年潮濕的山路上長滿青苔,已經腐朽的木質臺階搖搖晃晃。爬了近一個小時的山路,才來到祥祥放生的地方。在脈衝電網圍起的放生圈裏,到處是濃密的樹林和竹林,要在近24萬平方米的面積裏找祥祥真是不容易。還是靠著飼養員的經驗,我們來到了祥祥經常活動的地方,等了近一個小時,祥祥終於出現了。它似乎感到陌生人的到來,噌地一聲爬到了樹上。“它現在很警覺,先要觀察來的是什麼人。”對飼養員的呼喚,祥祥根本不理不睬,看來對它的野化訓練效果不錯。“今後,我們還準備將更多的熊貓野外放生。為了保護熊貓種群,我們必須這樣做。”魏榮平説。(鄭州晚報特派記者 張志穎 楊宗錦 文/圖 自四川臥龍報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