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烏丙安:石獅蚶江對渡文化是中華文化瑰寶

  時間:2008-06-10 08:3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福建石獅6月9日電(記者紀振宇 許雪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教授在石獅表示,石獅蚶江的對渡文化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

  蚶江地處石獅北部沿海一隅,與臺灣鹿港相隔僅130多海裏。千百年來,兩岸的人民在這片海域上乘船來來往往。清乾隆年間,清政府因石獅蚶江港所處的重要位置,特令開放蚶江與臺灣鹿港對渡,並設立管理對渡事務的蚶江海防官署。蚶江成為大陸與臺灣交通貿易的中心港口。時至今日,兩岸對渡已經從當年的純經貿往來逐步演變為一種文化習俗。

  第二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于端午節在石獅蚶江舉行。文化節上的一個文藝表演節目再現了當年漁民出海前祭海的場面。船工喊著號子,抬著即將出海的船隻緩緩走向海邊,一位老漁民作為主祭人焚香點燭,念祭文,周圍彩旗飄揚,上面寫著“風調雨順”“祈福平安”“水不揚波”等,寄託著對漁民平安出海的美好祝願。儀式莊嚴肅穆,從頭至尾貫穿著一種凝重的悲壯感。

  參加本次文化節活動的臺灣代表團名譽團長蔡雨亭説:“我祖籍是福建石獅,從小在鹿港海邊長大,對海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小時候經常聽到出海的鄉親們指著海的對面説,那裏是我們的故鄉。長大後就來大陸尋根,根據族譜,我找到了很多家族的後人,對渡的傳統讓我們兩岸的親人能夠重逢。”

  烏丙安表示,石獅蚶江與臺灣鹿港的對渡文化是獨一無二的,對渡增進了兩岸人民的交流,傳載了兩岸同根同族的血脈親情。“‘對渡’其實是‘共渡’,對於海峽兩岸的人民,我們在共渡一片海域,共度中華民族共同的節日,在危難面前我們也在共渡難關。”

  這位年近八旬的文化老人動情地説:“對渡文化千百年的傳承是我們中華文化瑰寶中的瑰寶,一定不能丟掉!像端午節這樣的節日,就是我們回顧歷史感受中華民族積澱千百年的偉大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時刻!”

 
編輯:陽艷萍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