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高雄2月12日電 題:圍爐 團圓 慶新年
——走訪安置災民的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
中新社記者 閆曉虹 耿軍
在新近落成的高雄杉林慈濟大愛園區,剛滿一個月大的布儂族小男孩兒烏頌被人懷抱在小小的搖籃裏,用新鮮好奇、純真無邪的眼睛凝望著周圍熱烈而又溫情的一切。當他長大後就會懂得,這一刻將被深深銘刻在記憶中——在臺灣8 8水災半年之後的即將進入新春的日子裏,慈濟基金會捐建的杉林鄉永久屋大愛村第1 期工程舉行入厝圍爐慶典,小烏頌有幸成為500多戶喬遷新居的災民中的一員。
在臺灣,人們對每年都要肆虐一陣的颱風似已習以為常,但誰也沒有料到,去年8月8日的莫拉克颱風會給臺灣南部造成如此巨大重創:山崩地裂、房屋塌損、田園流失、鄉親受難。
2月11日,即由臺灣官方提供土地的大愛園區破土動工後的第88天,第一期工程宣佈告罄。慈濟基金會選擇這個日子請災民遷住新居並舉辦入住圍爐典禮,以期用喬遷之喜沖淡以往受災的悲情。
大愛村裏到處瀰漫著感恩團圓的溫馨氣氛。村子的入口處,矗立著有敬天愛地象徵意味的四根立柱,上書“人間菩薩如農夫,信實誠正如大地,智慧妙法如凈水,廣邀善士耕福田”。步行期間,隨處可見取材于當地山石木材的各類藝術景觀,很多都具有當地少數民族的圖騰含義,而祈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原木題匾也俯拾皆是。有一則刻在木匾上的楹聯寫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而我就是那個有福之人,我要珍惜感激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位在高雄縣杉林鄉杉林國中旁邊的大愛永久屋規劃總興建戶數1540戶,目前第一期已經完成六百多戶,分為漢人區和原住民區。家庭成員1到2人、3到5人和6人以上的,可以分別得到面積14、28、32坪的永久屋。
和大多數當地災民一樣,那瑪夏鄉的李維廣先生也是安土重遷,一棟二層樓房在風災中被泥石流沖毀。考慮到在原址居住實在危險,為了下一代的長遠幸福, 他決定遷住新居。他的家和這裡所有的新居一樣,能抗17級颱風和8級地震。他的新家有28坪,是這裡的第二類大新居,屋內擺放著慈濟基金會免費提供的液晶電視、電冰箱和餐桌椅,會客茶几上由他太太新插的鮮花芳香四溢。當看著自己三個女兒可愛安詳的神情時,李先生由衷地感嘆:在過年時能有自己的新家,真好!
一個年長的衣著樸實的義工拿著火紅的春聯,準備張貼到新居的門匾上。上聯是:知足常樂傳家遠,下聯是:勤儉持家處世長,橫批為:福祿春喜玉滿堂。他家住在臺北,在這裡是義務幫忙,做一些清掃街道等力所能及之事。不僅如此,這裡有很多義工都參與了房屋修建,分文不取,其中還有人到過四川的汶川,幫助那裏的人們重建家園。據介紹,每日在這裡的義工有400多人,他們從臺灣四面八方接踵而至,為災民重建家園盡心盡力。
下午2點起,慈濟基金會組織的義剪、義診、寫春聯以及展覽活動陸續拉開了圍爐慶典的序幕。4點半左右,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在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的陪同下來到典禮現場,同賀新喜,身穿布儂族傳統服裝的村民在平安廣場上演唱“三好情歌那魯灣”,歌中唱到“我們是善良的民族,要把壞習慣改掉。不抽煙、不喝酒、不嚼檳榔,要樹立新的形象。”
馬英九在大愛屋前拉綵球為住戶祝福,並贈送蘭花、書籍等給入住鄉親。為尊重災民的宗教信仰,慈濟在新村內新建了兩座不同的教堂。馬英九應邀在安息日教堂,放置盤石。
5點30分,在綿延不盡的三百桌宴席上,來自桃源鄉、那瑪夏鄉、六龜鄉、甲仙鄉、茂林鄉、旗山鎮及杉林鄉等的受災鄉親團團圍坐,共話親情。和布農族酋長一起圍桌慶祝的一位年輕母親懷抱著1歲多大的孩子,感到很慶倖。她家人口多,有10多戶,現住在營區,但過年後就可搬到32坪的大房子裏住了。
在大愛村的一角,是掩映在花草綠地中的杉林國中,操場上正有穿著休閒運動裝的年輕人在跑步鍛鍊。于操場一角的岩石上,鐫刻著“篤實踐履、忠誠勤樸”等幾個鮮紅大字,可算是寄予莘莘學子們的座右銘。
除了學校,大愛村裏建有許多相應的福利設施,如社教中心、醫院、耆老村等等,人們在其間各得其所。
夕陽西下時,熔金的落日將大愛村染成了暖暖的金黃色,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富足的喜氣,在新家中忙碌奔走,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不一樣的新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