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大陸與臺灣旅遊業開始蠢蠢欲動

  時間:2005-11-07 13:12    來源:     
 
 


        中新社寧波十一月四日電(白林淼)十一月三日,中國國家旅遊局官員、中國社科院專家和臺灣投資商等,在浙江寧波市奉化蔣氏故里舉行海峽兩岸旅遊投資論壇,與會者一致認為:臺灣加入大中華旅遊圈是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必然。

  中國國家旅遊局規劃發展司司長林山說,祖國大陸和臺灣商界往來非常密切,在長江三角洲的江蘇昆山、珠江三角洲的廣東東莞等地,臺商隨處可見,每年有三百多萬臺商在祖國大陸和臺灣往返。今年,隨著連戰、宋楚瑜等訪問大陸,臺灣水果隨之“登陸”,臺灣黨團也相繼來訪大陸,還有最近中國旅遊協會在臺灣考察,將來兩地的互動會更加頻繁。但是,受“臺獨”勢力的阻擾,大陸每年前往臺灣的遊客只有十萬,來去之間形成極大的反差,嚴重制約了兩地旅遊的發展。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魏小安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三產的突出和產業的優化,臺商在大陸所投資的制造業已優勢不再,又隨著有關房產政策的出臺,臺商對房產投資也日漸迷茫。在中國經濟體制轉型和轉軌後,作為經濟不發達象徵的“浮躁經濟”將不再出現,重點投資、長線回報將取代“短、平、快”。旅遊業的資金穩定、成長性強和現金流等特點也大受青睞。現在,許多有戰略眼光的臺商已把手中的資本注入“美麗”行業,在河南鄭州就有臺商花巨資打造的中國單位投資最大的酒店業,還有臺商投資的桂林冠岩、世外桃源、愚自樂圓和江蘇福祿貝爾等景區。同樣,大陸商人在歐洲和香港等世界范圍的旅遊投資取得成功後,也對大陸與臺灣旅遊業蠢蠢欲動,欲在這旅遊投資的大蛋糕中分得一塊。

  魏小安告訴記者,中國的綜合國力已與日俱增,中華文化在世界也深具影響,中華文化復興的時刻即將到來,臺灣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其中一脈,理所當然要融入大中華文化的范圍。還有,兩岸交流的進一步深化和商貿往來的推進,大陸去臺灣的遊客也會由觀光旅遊向商務旅遊轉變,那時,必將帶動兩岸所有旅遊相關行業的發展。“世界經濟格局的轉變,中華文化的滲透,新加坡、香港等文化的加入,臺灣融入大中華旅遊圈五年內必然能實現。”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社

                                                                                             ( 責任編輯:芳漪)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