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和裏三王宮內熱鬧非凡,人頭攢動,一年一度的“二月初五廟會節”在這裡如期舉行。
和裏三王宮是侗族人民為祭奠夜郎國王竹多筒的三位太子而修建的廟宇,建於明嘉靖年間,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整體佈局為古代漢族宮廷式建築,但戲臺、偏舍等又採用侗族穿鬥幹欄式構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漢侗建築藝術特色相互融合的建築物。其附屬建築人和橋,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為方便善男信女進宮朝拜而建,橋基採用石拱式,橋體為侗族傳統穿鬥幹欄式空間結構,包含了侗族塔閣式鼓樓建築風格,是一座具有侗族特色拱形風雨橋。兩者2009年被列入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與其他地區不同,三江侗族地區傳説中的夜郎國王及其子孫,都是才智過人、文武雙全、竭忠盡智、愛國愛民、廣施仁政,深受黎庶擁戴的明君。古色古香、氣勢恢弘的三王宮現有眾多碑文石刻、以其為中心的良口鄉和裏村、南寨村等侗族地區,擁有許多關於三王宮和夜郎王國的民間傳説,加上當地群眾古樸神秘原始的信仰習俗,如今該地區已形成一種文化現象。它與流傳了上千年的孤陋寡聞、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不受歡迎的“夜郎自大”文化完全不同,它是一種感恩圖報、乞求風調雨順、祈禱國泰民安的原始信仰文化,這種文化被稱之為夜郎文化。每年農曆二月初五這裡舉辦的廟會活動就是這種文化傳承最為有效的載體之一,反映出夜郎臣民後代對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無比執著!
廟會當天,侗族同胞殺豬宰羊,舉行盛大的古裝祭祀廟神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包括古裝遊行、村上長老祭拜儀式、吹鼓、跳多耶舞、蘆笙踩堂、演侗戲、鳴炮、侗族服飾銀飾展覽等,廟會盡顯夜郎文化,使眾多慕名紛至遝來的中外遊客同時可以盡情飽覽侗族風情。 (梁覺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