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頻道9月26日電(記者孫洪磊) 家住天津市南開區來福里小區的王大爺,住在一間老房子里,安裝多年的馬桶很費水,但要改造成新型節水馬桶比較麻煩,于是他就在水箱內放了一塊磚頭減少衝水量。這是天津市民節約用水的一個小鏡頭。
天津是我國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城市之一,多年來這里致力于建設節水型社會,鼓勵市民使用節水型器具,市民節約用水的意識不斷提高,節水正在滲透到人們的點滴生活中。
“9月開學後,老師就在幼兒園給孩子們講節約每一滴水,結果孫子回來就嚷著要大家節水,否則老師會批評。”王大爺笑呵呵地說。
“天津市民的節水意識較強,與這一地區水資源不足的現實有著密切關係,可以說是缺水逼出了節水。”天津市水利局副局長景悅這樣告訴記者。
據介紹,天津位于海河下遊,歷史上曾經水量豐沛,但近幾十年來上遊來水越來越少,目前,天津市人均水資源量只有370立方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為彌補水資源不足,天津市近年來不斷超採地下水,導致地面沉降現象嚴重。從2000年開始,天津被迫4次實施引黃,黃河水沿途損耗嚴重。
天津市水利局局長王宏江介紹說,為推進節水型社會的建設,天津通過各種措施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節水氛圍和環境,政府建立了“節水型社會建設網站”,公布了創建節水型社會熱線電話,制訂重要水情公示與通報、重大水事決策聽證等制度,在群眾中廣泛開展節水宣傳。
天津市還實施舊居民生活小區用水器具改造工程,對已建成的居民小區家庭的衛生潔具和水龍頭進行節水型器具改造,目前已在全市推廣建設14個節水居民小區,改造工程讓10萬多戶居民從中受益,年節水量近20萬噸,節水型器具普及率達到55%。
天津市水利局水資源處處長閆學軍說,廣大居民是用水大戶,僅靠宣傳教育提高他們日常生活的節水意識是不夠的,政府部門必須通過合理配置水資源,推廣節水型器具等措施,真正實現節約水資源的目標。
為此,天津市採取了一係列積極的節水措施:2003年,天津市節水辦推出《天津市建設節水型居民生活小區標準》,明確規定居民小區必須合理配置水資源,實行分質、分類多種水源供水;每年由市節水辦向用水單位下達用水計劃,將節水責任分解到每個用水的企事業單位;注重發揮經濟杠桿作用,調整水價及採取累進加價、差別水價,將用水戶的經濟利益與節約用水聯係起來。
此外,天津大力調整經濟結構,鼓勵發展低耗水、高附加值的電子信息等產業,限制並淘汰高耗水產業,農業也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目前,節水型工業產值已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1%。(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大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