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路公交售票員王玥把臥室布置得很奇特:整面牆上挂著張巨幅照片,上面是一輛駛在長安街上的公交車。窗簾盒竟是一個滾動屏站牌,清楚地寫著“南菜園到北京站東”。今年22歲的王玥說,他想建一個“公交博物館”,讓人們了解北京公交的發展史。
今年2月才當上售票員的王玥在公交係統是個十足的新人,但他還沒上學就已經是個“公交迷”了。職高畢業後,他選擇了與所學的物業管理專業毫不搭邊的售票員工作。
“先看看我收集的車票吧。”剛一落座,王玥迫不及待地拿出四五個陳舊的大本。翻開其中一本,里面整整齊齊貼著公交車票,每張車票下還用筆工整地寫著來自哪路車,以及起點和終點站名。王玥說,為了收集車票,現有的每一條公交線路他都親自坐過,很多時候需要“舍近求遠”。比如,想要一張331路的車票,以前住在天橋的他先要坐15路,然後換乘44路,最後才能坐上331路。有時候到了終點站,他還賴著不走,在售票員座位旁邊的廢票桶里“刨”上一會兒,直到被人“轟”下車。
對王玥來說,每個月去一兩次潘家園舊貨市場是最高興的事。因為在那里,他總能找到與公交有關的東西。“這些是我前天從潘家園淘換來的,每張票賣3元錢。”王玥一邊指著四五十張上個世紀50年代的老車票,一邊得意地介紹:“上面寫有‘北京市公共汽車公司’字樣,有的還印著當時的線路圖。”
讓王玥得意的還有一份1968年出版的北京地圖,那是他花15元錢買來的,上面不但印有毛主席語錄,還有那個特殊年代使用的北京地名。像“王府井大街”叫作“人民路”,“張自忠路”叫作“工農兵東大街”,“馬家堡路”叫作“秋收起義路”等等。現在很多五十歲左右的人都沒見過這份地圖呢!
除了車票、地圖,王玥還收藏站牌、路號牌、報站器、工作服等。為了這個愛好,今年才有了穩定收入的他已花掉一兩萬元,連自己的臥室都布置得像個車站。他說,自己有個心願,那就是在一輛真正的公交車上建一座“公交博物館”,讓所有的人都來看看咱北京公交的變化。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賈曉燕、劉葵)
編輯:大徐 |